当前位置:主页 > 教会信息 > 教会资源 > 文章

【基督教文化之旅】香港、澳门基督教文化之旅

供稿:HZSCT.ORG / 蒋翔 发表于:2016-06-13

基督教文化之旅系列 ————
《香港、澳门基督教文化之旅》


—— 陈伟牧师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和华、耶稣和天国为其核心的一种宗教,自中东地区的亚伯拉罕诸教分支而成,与伊斯兰教、佛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起源于西元1世纪,4世纪时盛行于地中海地区,并传播至全世界,影响人类历史。基督徒相信耶稣为神(天主或称上帝)的圣子、人类的救主(弥赛亚,即基督)的一神论宗教。主要有天主教(又称公教会)、东正教(又称正教会)、新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许多规模较小的派别。中文语汇“基督教”一词时常是专指新教,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现象,也使得部分人士改以基督宗教来称呼整个基督教。
        港澳地区是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方。1555年,耶稣会会士巴来多(Melchior Numes Barreto)神父到达澳门,开展了天主教在澳门的历史。1562年,疯王堂、花王堂和风顺堂的小教堂建成,成为天主教在澳门最早教堂,隶属于马六甲教区。1576年1月23日,教宗额我略十三世下令成立澳门教区,为东亚第一个成立的教区。
        基督教新教督教在近代第一位来到中国的传道者是马礼逊牧师(Robert Morrison),他属英国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807年9月4日抵澳门,开始他在华的传教生涯。1813年7月4日其助手米怜(Willam Milne)抵澳。马礼逊于1814年7月16日在澳门为第一位中国新教基督徒蔡高施洗(蔡高乃是马礼逊牧师的华人助手蔡庐兴之弟,庐兴后于1822年接受马礼逊的施洗),1822年6月米怜死于马六甲,梁发(1816年11月3日于马六甲接受米怜的施洗)回中国,1823年12月马礼逊牧师按手封梁发为宣教士。马礼逊牧师在澳门的宗教活动,基本上可代表着基督教新教和英国伦敦传道会在中国传教的初期所获得的重大成就。马礼逊牧师曾在澳门翻译《圣经》,主张以“浅白及简易文字”将新旧约译成中文,这是一个最大的成果。1837年美国浸信传道会来澳传道,1840年分别有圣公会等差会来澳门传教.1842年香港开埠后,教会纷纷迁往香港,直到1917年,中华基督教会在澳门正式为教堂奠基立碑,基督教再次重临澳门传道。经历了数十年日子,基督教在澳门发展不大,原因是澳葡政府极为歧视基督教,甚至有压制手段;直至1987年开始较有好转,相信与中国改革开放有关。澳门的教会在过去年日,是较为艰辛,在环境上、气氛上都是困难重重,到了80年代开始各处基督教宗派纷纷来澳宣教,建立堂点。因此在澳门教堂最多还是天主教堂。      
香港的基督教新教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从澳门传人的。1842年1月美国浸信会牧师叔未士和罗孝全首先踏上香港的土地,并于7月21日在中环建立了香港第一个基督教新教教会“皇后道浸信会”。1843年伦敦传道会势力深入香港,先后建立了“真言堂”和“福音堂”,并将其在马六甲的总部迁至香港。同年德国人原荷兰会教士郭士立赴港任香港总督的中文秘书,在港建立“福汉会”,发展华人教徒,积极向中国内地传教。同时他给德国三巴传道会写信要求派遣传教士到华工作。1847年三巴传道会(今礼贤会、崇真会、信义会)先后派出传教士到港发展势力。
        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各国传教士纷纷涌入香港,并将其作为向中国内地传教的大本营。到1883年为止,香港已有各派系组织13个,教会学校18所,在香港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从基督教新教传人香港的150多年的历史中。下面介绍几处港澳比较有名的基督教景点和文化。以便弟兄姊妹能在香港和澳门旅游时也能了解基督教的文化。更加丰富旅游内涵及知识。




 
一、圣约翰大教堂
        位于香港岛花园道4-8号。是香港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香港第一间礼拜堂是木建筑,1841年由菲利浦牧师筹建。1842年圣公会信徒在花园道口玛丽操场建一棚厂作临时礼拜之所。1844年,史丹顿牧师倡建一座永久性的礼拜堂,获港督戴维斯的支持。1847年3月11日举行奠基典礼,1849年3月11日落成,完成该堂之中座及钟楼,堂内有座位640个,耗资8736镑,一半由英国政府支付,另一半则由在港的信徒筹募。后来由于信徒日增,该堂于1872年加建侧翼,增加了六十个座位。加建的奠基石仍可在东面的墙壁上看到。1941年底,香港沦陷,其信徒及牧师多被关进赤柱的集中营。1944年7月,日本人将该堂改为公众会堂及日本人的俱乐部。当时香港天主教主教获悉此事,及时将大部份家具迁至铜锣湾圣保罗书院。在1945年的一次空袭行动中,半数的家具被炸毁,其余则物归原主。战后,由于座堂受到严重的破坏,须耗费两年修葺。现今座堂除了日常作主日崇拜之用外,更是举行婚礼及葬礼的场所。
        教堂特点:现今远东最古老的英国教堂,哥德式建筑,雄峻的石砌楼塔上有四个小尖顶;长拱形窗与圆窗对照,高约20米。周围环境宁静。二战后多次重修,旧貌仍得以保存。正门前有纪碑一座,用以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殉难者。旁边地下平放麦士维士兵的墓碑,以纪念在香港保卫战时在教堂前殉难的士兵。教堂北墙上另有威廉大尉纪念碑石,以纪念他在1857年时于广州城下殉难。现时,它仍是对公会港澳教区的主堂。







二、香港基督教墓地
        位于香港岛跑马地黄泥涌道,跑马地马场对面,1845年该坟场才正式开放,为香港开埠期成立的坟场之一。早年埋葬该处的都是英国人及日本人,直到1913年才有华人。由于埋葬于此坟场多是基督教信徒及西洋人士居多,是以又称为红毛坟场。    香港基督教墓地教堂建于1845年,与香港坟场成立时间相同,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教堂。教堂为一座单层建筑,尖拱的门窗及正方形的装饰线条均反映出其都铎复兴式建筑风格。教堂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       

 

 
        在基督教墓地的基督徒名人:1、郭士立—又名郭实猎,1803年7月8日出生于普鲁士的东部波美拉尼亚斯德丁(今波兰什切青)一名裁缝家庭。四岁丧母,少年时曾从铜匠为学徒。15岁学习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18岁入柏林神学院学习,1823年到鹿特丹入荷兰教会学习。1826年7月受戒,9月启程前往巴达维亚,从麦都思学汉语和马来语。1828年到新加坡。1829年脱离荷兰教会,在马六甲主持伦敦会。同年,和英国女士Mary Newwell结婚。1830年携妻同往暹罗。

        1831年初搭帆船前往中国,6月中登陆,9月抵达天津,由此北上辽东湾,复南下,于12月抵达澳门。他在澳门悬壶济世,入乡随俗,身穿唐装,取汉名为郭实猎(不是郭实腊),他一面行医,一面传教。[1]1832年2月,他陪同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业间谍林赛(Hugh Hamilton Lindsay化名胡夏米)乘坐“阿美士德号”商船北上,经厦门、福州、舟山、宁波、威海卫等地,远达朝鲜、日本。9月返回澳门。同年10月,他乘鸦片商查顿商船“气精号”(Sylph),再次北上,到达东北牛庄(今营口)。根据这三次旅行,他写作《1831-1833年在中国沿海三次航行记》一书。 

 

 
        1834年,他陪同英国东印度公司植茶问题研究委员会秘书哥登(G.J.Gordon),深入福建武夷山产茶区,访求栽茶和制茶的专家,并购买茶籽和茶苗。结果聘请雅州的茶师为指导,传习制茶方法,带回许多茶籽栽植于印度大吉岭1840年鸦片战争中,他担任英军司令官的翻译和向导,以及英军占领下的定海知县、镇江知府。其后,他参与及起草《南京条约》。1843年在香港开埠之后,担任首任香港总督璞鼎查的中文秘书及抚华道。1844年他在香港成立传教组织“福汉会”,洪秀全的战友冯云山曾为该会教徒。同时还创立中国传教会,在伦敦招募来华传教士。中国传教会把戴德生送到中国,后来戴德生成功地建立了中国内地会。1851年8月9日郭士立在香港去世。香港中环吉士笠街俗称“红毛娇街”,就是以他命的。

 




 
        2、何启爵士,CMG,JP(Sir Kai Ho,1859年3月21日-1914年7月21日),原名何神启,字迪之,号沃生。香港出生,籍贯广东南海,是香港第一位获封为爵士的华人,同时是著名律师暨政治家同时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于1871年9月到英国留学,先后在鸭巴甸大学取得医科硕士学位及在林肯律师学院取得高级法律学士学位,于伦敦与雅丽氏(Alice Walkde)结婚。于1882年返回香港,成为大律师。于1887年与伦敦传道会及有热带医学之父之称的白文信医生共同创办香港雅丽氏利济医院,附设一所西医书院,是香港大学的前身。于1890年获得委任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1909年出任香港大学助捐董事会主席。由于在香港社会贡献良多,于1912年,何启获得英国政府颁授爵士勋衔。何启德父亲是何福堂是香港最早的牧师。何启和孙中山是师生,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求学时,受过何启的影响。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后,何启给予支持,掩护了兴中会在香港设立的据点,并参与孙中山筹划的广州起义,任革命军的发言人。一九一一年十一月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邀请何启返广东,任广东省都督胡汉民的总顾问,孙中山特别嘱咐胡汉民,凡外交事务请教何启,更于辛亥革命成功后被委任为革命政府的总顾问官,负责起草现代中国最早的宪法。后离开广州返回香港。一九一四年七月二十一日,何启病逝。




三、香港挪亚方舟主题公园
        位于香港荃湾马湾由香港政府投资10亿港币,新鸿基集团前后13年兴建的全球首个按照圣经记载1:1的挪亚方舟圣经主题公园,其中有:1、方舟花園:園內有67對稀有及瀕危動物的雕塑,雕塑與動物的實際大小相若,造型栩栩如生。2、方舟博览馆:博览馆透过一个180度环回影院以及4D立体影院,以影像解开大自然的奥秘;馆内同时展出多艘世界各地的方舟珍藏模型,还有一个以极珍贵动物组成的幻彩生命廊,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奇妙。3、太阳馆:新开幕的太阳馆设有直径350毫米的真空太阳望远镜,让您可以实时观察神奇的太阳表面活动。4、珍爱地球馆:馆内有15个主题展馆,展出了生命教育、多元智能发展和通识教育等题材,并透过互动游戏让儿童在愉快中学习。5、特别展览:特别展览让您认识文物保育的重要性、文化旅游的趣味,以及动物的生命奇迹。除了古董圣经及其他宗教珍品,这个特别展览更设有多个展区,包括动感壁画「伊甸之路」,展出仿制黄金约柜的「神圣会幕」,以科技重演以色列人过红海情景的「云火传奇动漫Show」,以三面银幕组成、播放动画《万世巨星》的3D立体影院,以及搜罗有世界各国圣经的「神在万国历史中」等,让您对历史及宗教文化有更多认识。







 四、香港英华书院
英华书院﹝英文名称:Ying Wa College(旧称:Anglo-Chinese College)﹞,乃香港的教会男子学校。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18年创立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其后于1843年迁校到香港。是香港办学历史最长。其办学过程是香港基督教史和香港教育史的重要一环。现校内仍存有当年由马礼逊牧师所翻译之圣经(现在的圣经是由他所翻译),以及其他单张,展品大多都放在校内之校史馆中展出现。 校址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的英华街一号(小学部位于英华街三号),由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管理,是香港名校之一。 华书院在1960年代已有社制,惟一度停办,直至于1991年复办,五社名称以对该校历史有重要影响人士的名称命名,分别为何福堂社、梁发社、米怜社、马礼逊社及纽宝璐社。学生在入学时便会被分派成五个会社。五社在每年都会分别竞逐校内文才(文化及音乐)和武略(体育)各项比赛的锦标。总分最高之一社成为总冠军。英华书院知名校友:
1、·陈耀南博士于60-70年代任教中文,后升任副校长,任教十年后离职被尊为荣誉校友,及后转往香港理工学院(今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任中文系教授,现退休长居澳洲,每日于信报撰写专栏《晨光清景》
2香港流行曲歌手、作曲及填词人许冠杰于70年代入读中六预科,毕业离校后考入香港大学
3、香港前任财政司梁锦松于70年代就读,毕业离校后考入香港大学
4、行政会议成员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廖长城

 
 






五、   主日礼拜的教堂和基督教书房
        1、中华基督教会公理堂(英语: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China Congregational Church)又名中华公理会,为中华基督教会的堂会,位于香港岛铜锣湾礼顿道119号公理堂大楼。
        此堂历史是1810年美国公理宗教会成立“美部会”推动国外之差传布道圣工。1883年“美部会”遣派喜嘉理牧师(Charters Robert Hager)往广东,初期主要在四邑各地布道,及后在香港得温清溪、宋梓荣等人之助,于1883年在必列者士街市场现址创立“福音堂”及兴办夜学教授英文。同年孙中山以孙日新名义受洗成为公理堂教友。“福音堂”信众渐多,1898年喜嘉理牧师等人购得楼梯街2294地段(即今日“必列者士街堂”现址)开始建堂,1901年新堂落成,取名“美华自理会”。1912年会友集资2万港元,购回全部产业权,改名“中华公理会堂”,正式宣布成为华人“自养、自传、自治”之中华本色教会。1919年在广东有五大宗派联合,“中华公理会堂”属五宗派之一,加入“中华基督教会”运动,再易名为“中华基督教会公理堂”1937年间,教会以楼梯街交通不便,计划再觅地建筑新堂。1940年教会购得礼顿道现址,筹备动工兴建新堂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工程被逼终止。战后1950年12月9日新堂建筑物落成,初时称为“加路连山道堂”。1970年教会在“楼梯街堂”原址重建,1971年公理堂大厦暨教会落成,因差饷物业估价署重新给予必列者士街68号之门牌,故改称“必列者士街堂”。2009年礼顿道堂进行重建,办事处迁到毗邻教堂的广旅集团大厦公理堂培育中心,而重建期办事处则位于铜锣湾中心,早堂及晚堂崇拜安排于公理堂培育中心举行,日堂崇拜则安排到真光中学及必街堂举行。重建工程于2012年11月完成,办事处亦迁回原址。聚会时间:早堂:8点,日堂:11点,晚堂:7点半。
        2、基道书楼——位于香港铜锣湾礼顿道119号公理堂大楼15楼(港铁铜锣湾站F出口,步行6分钟即至)。1981年「基道书楼」成立,以制作事工为主,服事海内外各构及团体,同时开设门市,以开放态度供应中英文神学用书,服事神学院,接触群众为宗旨。是香港比较大的书房。建议做11点的礼拜,礼拜完可以去这礼拜堂15楼去购基督教书籍和音像制品,。完后可以在铜锣湾购物非常方便。

 





 六、圣保罗教堂及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就是大三巴牌坊是位于圣保禄山的天主之母教堂(A lgreja da Madre de Deus)前壁。与大炮台及两者之间的前圣保禄学院为一整体。圣保罗学院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创办的。培训东方传教士学习汉语,然后进入中国内地传教。澳门培养教士的圣保禄学院规模逐渐扩充,万历年间耶稣会士最多时约有80人,为当时驰名远东的最大修院。而“三巴”这个名字是来自于“圣保禄”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而“大”是指最大的教堂,故“大三巴”是指“最大的教堂”。圣堂创建于1580年,在1595年和1601年先后两次失火焚毁。教堂第三次修建由意大利籍耶稣会会士斯皮诺拉神父设计,并于1602年奠基,1635年建成,历时33年,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1762年,葡萄牙政府下令没收耶稣会财产,天主之母教堂先后被改作军官宿舍、兵营。1835年1月26日黄昏,教堂起火,最后剩下教堂的前壁。由于教堂前壁形似中国的传统牌坊,故本地人便称之为“大三巴牌坊”。
        1990年代初,政府曾对圣保禄教堂的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及修复工作,并发现了当时教堂背后的建筑遗址及埋葬教士的墓地。及后在1996年,政府在该遗址建成了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与墓室,展出不少澳门教会的珍贵文物;同时,也在大三巴牌坊的背部安装了铁架楼梯,以供游人参观,可是楼梯的铁架插了在牌坊的结构之内,此举引来一些文物专家的不满。在回归前的澳葡政府已欲将牌坊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由于政治及技术因素而未能成功。2005年,中国政府成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份2005年,中国政府成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份。 
        大三巴牌坊高27米、阔23.5米、石壁厚2.7米[10],建筑属于矫饰主义风格,且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风格。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层,左右共自第3层起可分9格。前壁右侧有一石旗杆夹(左边与之成对的一副已不存),下有68层阶级,与教堂位置并不一致,因其兴建时朝教堂正面前壁右侧已建成圣保禄修院,所以必须歪曲迁就。
第一层:最上层为一个三角形山花,上有铜鸽象征圣神,左右有日月星辰。顶部有一十字架。
第二层:正中为小耶稣,围以钉死其之刑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组成,柱间以天使浅浮雕点缀,柱两边有弧形山墙。
第三层:中央为圣母蒙召升天,天使奏乐欢庆,周围饰以牡丹和菊花,象征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基督徒技师。此一层中央共有6枝混合式壁柱,两侧以方尖柱代替壁柱。各柱间均以浅浮雕装饰,左边是智慧之树及一只七头龙,其上有一圣母,侧有中文“圣母踏龙头”字样,而右边对称位置上则是生命之泉及一只西式帆船,上有海星圣母。在柱组外边是一顶呈弧状之扶壁,右边是一骷髅及中文字“念死者无为罪”;左边则是一魔鬼浮雕,中文则是“鬼是诱人为恶”,此层最外侧两块墙身是由两条带有圆顶之方尖柱,左面墙身再现鸽子,下有一开启的门;而右面为被箭所穿之王冠,下方门闭锁,意即信仰而非权势才是天国之道。而墙侧则设有中国舞狮造型的开大口之狮子;作滴水之用。
第四层: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个窗口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装饰,中间窗口侧两柱间以棕榈树装饰,侧窗洞两边柱间对称设有壁龛,供奉4位铜制耶稣会圣人,这些铜像是澳门早年制炮工厂的出品第五层:牌坊最下层有3个入口并有10枝爱奥尼柱式支撑及装饰墙面,正门两侧各3枝,而侧门一边各2枝;正门上写有拉丁语“MATERDEI”(意思为天主之母)。侧门门楣上有耶稣会会徽“IHS”[12]的浮雕图案。


 








  七、望德圣母堂
(又称圣拉匝禄堂,也常简称为望德堂),是一座位于澳门疯堂斜巷的天主教教堂。亦是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其余两座为风顺堂及圣安多尼教堂)。虽然不是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份,但仍在澳门众多古文物中具有重要普世价值。望德圣母堂建造于1568年,即在澳门开埠不久已经建立。望德圣母堂至今已有440多年历史,而今天望德圣母堂的规模则是在1886年改建而成的。望德圣母堂在大堂建立之前,为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后第一座主教座堂。是澳门最早的教堂。主教座堂建筑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形庄严纯洁,内部精丽巧饰,教堂的最大特色是里面装嵌有富艺术性的颜色玻璃,以及正面左右双塔式建筑物,凡是澳门教会的大庆典,必在此举行。曾存有不少天主教遗物及古迹,而宗教名画如《圣约翰受洗图》。
 


 
 八、 澳门基督教墓地和教堂
1、马礼逊教堂
        位于白鸽巢公园旁东方基金会新会址边的永久墓园内。建于1821年,曾于1922年重修,是澳门最古老的基督教传道所。教堂的兴建是为了纪念曾将圣经翻译成中文的中国基督教新教第一位传教士马礼逊,教堂的门窗为别致的拱形设计,教堂门前亮着很有特色的小圆灯,教堂内只有十张长椅,教堂顶部保持着年代久远的屋梁、屋椽以及两台长吊扇。教堂四周的环境清幽脱俗。教堂的画窗上刻画了一本圣经的图案并写上<太初有道>的字      

 
                
2、马礼逊墓地
        马礼逊(Roben Morrison)是英国人,是基督教新教第一位来中国的传教士。1782出生苏格兰,12岁信主,自幼有心来华宣教。他的父亲是家乡长老会的长老,信仰虔诚,受父亲影响,马礼逊在16岁那年加入苏格兰长老会。马礼逊在牧师的鼓励下进入伦敦霍斯顿学院读神学,具有语言天赋,掌握拉丁、希腊,希伯来等语种,在学习期间,马礼逊开始海外传教有感动。1804年,由英国国教会、长老会、公理会等组成的“伦敦布道会”想派人到中国和非洲去传教,他要求来华。1807年1月8日,马礼逊从神学院毕业,受封牧师,,伦敦会曾指望马礼逊搭乘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但因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对传教士怀有戒心,严禁传教士搭乘公司船只到东方,故只能决定马礼逊取道美国转赴广州。1807年1月31日,马礼逊出发横渡大西洋,4月20日达到纽约,逗留3周后,5月12日乘三叉号从纽约启程,9月4日到达澳门,三天后抵达广州,藏在美国商馆中,开始非法匿居,请中国人教习中文,并在中国政府的禁令之下,“偷偷地取得了四五百本中国书籍,内容包括中国语言、宗教、哲学、医药、法律和历史。马礼逊在研习中国语言文字方面相当有恩赐,他没用多长时间就已成为一个中国语言文化专家,在非法隐居广州初期,处境相当困难,精神压力也很大,他甚至一度离开广州到澳门调理身体,在澳门居住期间,他认识一位东印度公司高层职员的女儿玛丽∙莫顿,彼此产生感情。   
        1809年,马礼逊娶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一位高级职员的女儿玛丽∙莫登小姐,从而消除了公司对他的冷遇。公司在结婚典礼上宣布,聘用马礼逊公司翻译,年薪500英磅,因此而获得在广州、澳门合法居留的身份,他一边参加公司的商务工作,一边在广州等地秘密传教。1816年7月16日,也就是马礼逊来华的第7个年头,他终于发展了地一个中国的新教教徒——蔡高——一位在东印度公司澳门印刷厂工作的雕板工人。蔡高在1807年就与马礼逊相识,和哥哥蔡兴一起为马礼逊刻印中文《新约》,蔡高在刻印过程中,逐渐认为“耶稣的功绩足以拯救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人”1814年上半年,他向马礼逊表示希望受洗,并写一篇表达其信仰基督的忏悔书给马礼逊。同年,另一位雕板工人梁发,有马礼逊的助手米怜(Willjian Milne)施洗。1823年。马礼逊有给梁发封了圣职,梁发成为基督新教的第一位中国籍牧师。
        1834年,英国政府决定取消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并委派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马礼逊也于当年7月27日被任命为商务监督秘书,他转身一变有成为大英帝国的正式外交官。接到这项任命后,马礼逊很是兴奋,有在酷暑下拼命工作,结果病倒,8月1日在广州病逝去世,终年52岁,安葬于澳门基督教坟地(有他的长子1811,原配妻子1821,次子1843年)。结束了他长达27年的传教日子。虽然他在中国的事奉一直都很限于广州及澳门之间,在事奉果效方面也未见突出,不过无疑他确已作了很好的铺路工夫,更重要的,是他的毅力委身感召了很多人,,令更多传教士踏上来华之路。    
        马礼逊在华25年,没有建立人何传教结构,私下洗礼的中国教徒也不超过10个人,纯从宗教角度看,他的宣教工作不算成功。但从更广义的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他则为基督新教的在华工作奠定了基础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1810年,他着手翻译《新约》,历时3年译完,1814年在广州出版。1819年与米怜牧师合译旧约圣经,于1819年完成,在马六甲出版,1823年,出版圣经新旧约全书,称为《神天圣书》,首开先河的译本,成为当时最通用的文言文圣经及后来其他中文圣经译本的典范。
(2)1811年,他在广州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中文书《神道论赎救世总说真本》,简要地论述神的救恩
(3)1818年,由他编著的新教第一册圣诗集《养心神诗》出版共印三百本,全册共二七页,圣诗三十首,全部采自英国教会当时所用的韵文诗篇和圣诗翻译出来的,先由马礼逊译成中文散文,再由华人助手写成韵文。
(4)1818年,在马礼逊的倡导下,并得到梁发的协助,米怜于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教育青年,儿童,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用西式教育制度的学校,以中英文教学,课程有神学、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1843年迁到香港,至今仍在,培养造就不少中国基督徒人才。
(5)从1808年开始,马礼逊编纂华英字典》这部字典的初衷,是给以后到中国活动的传教士提供方便.马礼逊经过七年的艰苦劳动,在1815年出版了该书的第一卷,书名为《字典》。这卷是马礼逊按照嘉庆十二年刊刻的《艺文备览》英译的,汉、英对照,按汉字笔画分成二百十四个字根排列,书后还附有字母索引整部字典.第二卷的第一部分在1819年出版,书名为《五车韵府》,根据音标按英文字母编排。1820年续出第二卷的第二部分,在附录中把汉文书写体按拼音分别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古文六大类列出。第三卷于1822年出版,书名为《英汉字典》,内容包括单字、词汇、成语和句型的英、汉对照,解释颇为详尽,例句都有汉译。在1823年出齐,共有六大本,合计四千五百九十五页,全部由马礼逊独自编纂,前后历时十五年。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部英汉、汉英对照字典巨著。
(6)1815年8月5日出版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由于清政府的禁教政策,马礼逊便委派米伶前往华人聚居的马六甲创办此报,马礼逊等为主要撰稿人,该刊为月刊,木板雕版印刷。内容首为宗教,解释基督教义,再次为科学知识,介绍天文地理,还有世界各国情况简介。这份报纸是中国近代报业的鼻祖,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张中文报刊,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  墓地除了马礼逊之外,还有他的妻子玛利亚之墓、马礼逊的儿子马儒翰之墓、马礼逊夭折的孩子雅各之墓。


 










  九、  澳门圣马可教堂和澳门蔡高中学的幼稚园、小学部
1、圣马可教堂  
        位于澳门水坑尾街市政厅55。澳门圣马可堂是圣公会于1948年在港澳教区建筑的教堂。现在是香港圣公会澳门传道地区的地区首堂。圣公会在澳门的宣教工作,开始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年代。抗日战争中,由于葡萄牙政府没有参与任何国际战争,中立地位使澳门成为一个南方的避难胜地。1939年,各地难民南下涌至,为了关心疏散来澳艰苦坊众,何明华主教调派麦彼得牧师到澳门事奉。马礼逊堂(位于旧基督教坟场旁)便成为圣公会在澳宣教的第一个堂址。翌年,李添嫒牧师奉何主教差遣调往澳门圣公会代替麦牧师的工作。战争结束后,在教区支持下平价购得白马行一旧式西洋酒店,以长远的在澳门中心地区开始事工,并于1948年改建成一座大圣堂,命名为圣马可堂。教区于1949年派许公燧牧师为圣马可堂第一任牧师。现任牧区主任牧师是徐旭帆牧师,助理圣品是邬格培牧师和潘霭君牧师。

2、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
        (葡萄牙语:Sheng Kung Hui Escola Choi Kou(Macau),英语:Sheng Kung Hui Choi Kou School(Macau)),为香港圣公会澳门传道地区属下之办学机构,于1919年创校,是澳门其中一所历史悠久的基督教学校。该校现行小学六年制,初中三年制及高中三年制。蔡高中学前身志道幼儿园,由志道会堂(今中华基督教会志道堂)于1919年创办,位于马大臣街。1933年,易名为蔡高幼儿园,以记念蔡高为首位华人新教徒。1946年,蔡高幼儿园增办至初中,并租赁东望洋斜巷一幢三层高的洋房作为校舍。1949年,增办至高中。1962年,中学实施五年制,复办大学预科班(即中六)。1967年,由于余艷梅校长年事已高而退休,志道堂考虑到新任校长能否在后一二·三事件的社会环境下保侍该校的基督教办学精神,故经得圣公会澳门圣马可堂同意后,由圣马可堂接办蔡高中学,隶属圣公会港澳教区东九龙传道地区。而中学部设在马大臣街,幼儿园和小学则迁往东望洋斜巷,就是澳门圣马可教堂内。宗旨是以基督教信仰融贯诚、毅、爱、朴的美德,实施全面教育。

 





   十、澳门东望洋山的教堂
        圣母雪地殿教堂(葡文:Igrejade Nossa Senhora da Guia),是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小教堂。圣母雪地殿教堂位于东望洋炮台的东望洋灯塔旁边,是东望洋山有三大名胜古迹之一。1996年,政府对圣堂进行内部保护和修复工程,发现了壁画遗迹。圣母雪地殿教堂主色为白色,带着黄色的线条点缀,具17世纪葡萄牙修院的建筑风格。教堂主堂呈长方形,长为16米,宽4.7米。为承托筒拱结构的屋顶,两侧的墙身厚大且有扶壁。教堂屋顶铺设红瓦,屋脊高7米多,檐口高4.8米。在主祭坛右侧,设有一间祭衣房;教堂外面的楼梯,可到达上层的唱诗台。
        圣母雪地殿教堂的天花呈拱形,墙身绘有圣经故事和人物的彩色壁画。祭衣房的壁画线条秀丽活泼,揉合了中国的绘画技法和西方色彩,中西方的文化与艺术和谐地融汇一起。壁画绘有:玛利亚、圣安东尼、狮子、双头鹰与牡丹等图案,极具艺术价值与观赏性。这是目前中国在华南地区早期基督教堂里发现的最早的壁画。在教堂门前有一块碑文上说;“这扇门前躺着一位平凡的基督徒,他不应接受如此荣耀的葬礼。1687-1720年”。东望洋灯塔建于1864年,1865年9月21日夜开始工作,灯塔高13米,他是远东及中国海岸的第一座灯塔。

 
 





十一、 澳门风顺堂风顺堂
        (圣老楞佐教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批西方教堂。圣老楞佐堂初建于1558年,1618年经过重建,1979年圣老楞佐堂再次全面重修。圣老楞佐堂位于今风顺堂街卑第巷的对过处,是澳门城市初建早期市南区的居民聚居中心。
        因圣老楞佐堂是葡萄牙人心目中的航海保护神,故此葡萄牙人又称圣老楞佐堂为“风信堂”,华人则称之为“风顺堂”。风顺堂即为圣老楞佐堂今名,如今澳门市的风顺堂区即是以风顺堂为区域中心并以该教堂的名字命名的。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期间曾几度重修。在以风力为动力的帆船时代,远洋航行是非常危险的,往日葡萄牙人出海,都视风信而定行止。所以凡有船出港,船民都到风顺堂来祈风。
        教堂设计,雄伟壮观,左右钟楼并崎,一座是时钟,作报时用;一座是铜钟,供教堂弥撒时摇动轰鸣用。教堂的屋顶是中国式的金字瓦面,室内之装饰充满东方色彩,古雅逸趣。堂内宽敞宏伟,巨大的梁柱和精美的吊灯,颇具豪华博大之气派。祭坛内供奉着圣老楞佐的神像,穿着绚丽的衣袍,一手持圣经,一手拿法杖,庄严肃穆,在经常航海的葡国人心目中,是庇佑平安,赐予风信之神。

 





十二、圣安多尼教堂
        圣安多尼教堂(Igreja de S oAntonio de Padua)位于白鸽巢前地南面,为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有关这座教堂的记忆,可以参看以葡文镌刻在门前石碑上的内容,译作:“(教堂)建于1638年,毁于1809年,重建于1810年,再次毁于1874年,重修于1875年。”圣安多尼教堂创建于1558至1560年间,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1930年改建教堂钟楼和主立面,1951年和1953年两度装修教堂内部。该堂在1930年重建后成为今貌。
        教堂室内采用砖木结构,椭圆形木构拱顶,木屋架上为坡屋顶,瓦屋面。夹层楼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布局以长方形中厅为主,内有夹层;无柱廊阻隔,木拱顶,从天花之上垂下华丽的枝型大吊灯。堂内祭坛为建于1875年的巴洛克式圣坛,采用断山花和双柱的形式,中间有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塑像,上面有耶稣会标志IHS。
主祭坛庄严华丽,体现巴洛克风格:错落有致的檐部,断裂扭曲的山花,繁复弯曲的线条以及多重层迭的壁柱,烘托出天主教的表现主题--十字架上的受难耶稣和带有深刻含义的耶稣会标志。墙面用壁柱划分,以拱券装饰。顶棚与墙体用齿饰线脚区分、勾勒。室内色彩以黄色为基调,用白色装点,即墙面和拱顶是黄色涂料,柱头、线脚以白色粉刷。教堂后部唱诗席的彩色玻璃窗、入口屏风都选择几何图案,流露现代气息。

 





十三、玫瑰圣母堂
        又称板樟堂或多明我堂,始建于1687年,是天主教的明我会教士初到澳门时设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教堂于1828年重修,今天壮观的规模即源于此。
        玫瑰圣母堂供奉的花地玛圣母,是葡萄牙人很崇拜的神。堂内存有许多颇富奇趣的油画及雕像,尤以耶稣基督像最为著名,从中可窥见古西班牙宗教艺术的特色和风格。
        圣堂大门雕工精细,天花板布满图案装饰,圣堂内部色彩缤纷,形状不一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明快鲜艳的图案,祭坛上有圣母圣婴像,圣堂内则摆放花地玛   圣母像,每年5月13日的花地玛圣母出游即以此圣堂为起点。教堂通常于下午开放,可先按门铃,然后经旁边闸门进入,再绕过一条长廊便可进入圣堂内部,圣堂后面设有一小博物院,内藏圣保禄大教堂所遗留下来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遗物。
        板樟堂供奉花地玛圣母,是葡国人很崇拜的神,堂内存有许多富有奇趣的油画及雕像,尤以耶稣基督像最为著名,从中可窥见古西班牙的宗教艺术特异之处。
        圣堂内的天花板饰满图案装饰,其中有一皇冠图案,图下便是主坛,大门雕工精细;圣堂内部色彩缤纷,形状不一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图案,予人以明快之感;祭颠坛上有圣母圣婴像,圣堂内则设放花地玛圣母像,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玛圣母出游即以此圣堂为起点。
        圣物宝库珍藏了近三百件宗教艺术品,部分展品来自其他教堂或社会人士捐献。藏品种类繁多:弥撒常用的金质、银质和铜质器具;有木材、石膏、象牙制的圣像,栩栩如生;细腻的油画和有关圣经故事的板画;彩印的图案和神父用的丝织祭衣,华丽精致。其中名为《圣奥斯丁》的油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观众可通过这批珍贵的文物了解天主教在亚洲的发展史。在圣物宝库顶楼的尽头,有两座铜制大钟,是澳门最古老的钟,由于年代久远,它们清脆的钟声已成为了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