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基督教人物略传
作者:陈伟
作者按:自1859年基督教传入杭州,迄今165年。有无数的近代西方传教士和华人传道人,在杭州这块土地上建立教会、医院、学校及慈善事业来传扬基督的福音,并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医学等带入杭州,并对杭州城市的经济、生活、教育等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许多领域开创杭州第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曾在杭州的传教士和华人牧者,已经被人们渐渐的遗忘了。今日,杭州教会有这样美好的光景,这与历代教会的前辈不懈的努力和奉献是分不开的,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因此,藉着《杭州基督教》杂志,设立《杭州基督教人物略传》专栏,陆续介绍一百多年以来的杭州基督教人物。首先,介绍曾在杭州传教和牧养的华人牧者。
“张澄斋”
张澄斋牧师是第一批随传教士正式来杭州传教的华人牧者。原名张迎奎,字澄斋,1839年出生于宁波鄞县。七岁父亲去世,依赖母亲的劳苦和三兄接济,得以成人。1853年14岁时,入甬北圣经书院肄业。1854年与三兄一同领受洗礼。毕业后任镇海传道。1858年毕业于宁波崇信义塾(杭州育英书院前身)。继而,协助在山东传教士倪维思(J. L. Nevius)注释圣经。此后,任上虞、绍兴一带传道之职。
1864年,张澄斋与美国传教士葛莲在杭州上皮市租得楼厅一所。于1865年2月携眷驻杭城。1866年,宁波长老会在杭州设立支会,公举张澄斋为治会长老。1866年在德清新市,上柏一带传教并设讲堂。1868年12月,有来自杭州、新市、瓶窑等处信徒40人,在皮市巷耶稣教堂,张澄斋被公举为牧师(是杭州长老会最早的华人牧师),并兼理绍兴曹娥、新市、上柏、瓶窑等处教会。1872年,杭州丰乐桥礼拜堂落成,张澄斋和余福状在该堂传道。1874年,长老会在山东召开大会,张澄斋被选为正史。继而开创嘉兴、海宁等处教会。1880年张澄斋兼任杭州育英义塾教师(后来之江大学)等职。
1902年,张澄斋牧师因病辞职。1903年杭州长老会皮市新堂落成。1909年7月,张澄斋牧师的长子张葆卿为了纪念父亲70大寿,在皮市堂新堂独建三层钟楼一座。1917年8月22日,张澄斋牧师因病,蒙召归天,享年78岁。膝前二子一女,长子张葆卿是杭城著名西医,教会长老;次子张葆初是上海牧者。
张澄斋牧师去世之后,鄞县周松鹤撰写挽联悼念,高度评价张氏一生:“公于广众逐家多所教,人之金银衣服未尝贪。”1921年,由于信徒人数增加,皮市堂容纳不下,教会决议另建新堂。张澄斋长子张葆卿医生带头奉献一万银元,在国内募捐二万银元,向国外募得三万元,共六万元,在原丰乐桥兴建新的教堂。从1924年动工到1927年建成,为纪念张澄斋牧师,将新堂起名为“思澄堂”。现成为杭城唯一的一座老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