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教会历史> 文章

杭州基督教人物略传之二“王来全”

发表于:2025-02-20 13:18    浏览量:175

杭州基督教人物略传

作者:陈伟




作者按:自1859年基督教传入杭州,迄今165年。有无数的近代西方传教士和华人传道人,在杭州这块土地上建立教会、医院、学校及慈善事业来传扬基督的福音,并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医学等带入杭州,并对杭州城市的经济、生活、教育等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许多领域开创杭州第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曾在杭州的传教士和华人牧者,已经被人们渐渐的遗忘了。今日,杭州教会有这样美好的光景,这与历代教会的前辈不懈的努力和奉献是分不开的,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因此,藉着《杭州基督教》杂志,设立《杭州基督教人物略传》专栏,陆续介绍一百多年以来的杭州基督教人物。首先,介绍曾在杭州传教和牧养的华人牧者。


“王来全”


王来全(另译为王来君、王立群,王来泉 Wang Lae-djün),1829年出生,宁波人,早年为油漆匠。有一天他正在油漆房子时,偷听到几个女人和一位卖篮子的基督徒在对话。那些女人要买香篮到庙里拜拜,那人不肯卖,引起那些妇女的不满。那人向她们说明理由,并向她们传福音。那些女人不耐烦地走了。王来君却对他所传的福音很感兴趣,不久就信主。那位卖篮子的人叫方能贵,是戴德生在宁波最早的福音果子之一。王来全于1859年5月8日由戴德生受洗。


1860年7月,戴德生因为健康的缘故打算暂返英国,并有意带王来全同行。 一 来可以在漫长的旅途中继续栽培他;二来在伦敦教新宣教士中文,王来全是最佳人选。此外,戴德生心中还有 一个计划:他正着手用拉丁字母将宁波方言编成拼音,王来全是当时为数不多识字的中国人,只要稍加训练,便能一起教当地人阅读这套拼音化的宁波语。接下来的艰巨任务,就是把整本新约翻课成这种口语化的文字,谱熟宁波方言的王来全正是极宝贵的同工。初抵达伦敦,戴德生一家暂时居住在贝斯沃特的亲戚家,后来在东区租下一幢房子。王来全一路相伴,还自愿帮忙洗衣做饭,戴氏待他如亲人一般。


尽管王来全一直定期给家人汇款维持生计,但妻儿终归是需要他的陪伴。而戴德生也同様需要他。1863年,王来全计划返国的日子渐近,本来已排满的医学及神学训练就愈加充实。回国前,王来全还参观了盖伊医院博物馆、国会大度、司布真的都城会幕教堂和西敏寺教堂,又到布里斯托再访穆勒。1864年,他终于从格雷夫森德偕同英国传教士启航回国。


王来全回到宁波后,在贯桥设教传道。1867年,戴德生至宁波,要求王来全至省城杭州,王氏遂随戴氏至杭州,在清泰门之新开衖开设施医局、印书房及男女书馆。1867年7月,戴德生在杭州按立王来全为牧师(是杭城最早按立的牧师)。当时,内地会在杭州共有传教士十多人,派往萧山、绍兴、温州、台州、苏州等处传教,戴德生亦到各处传教,唯留下英国传教士麦加悌(John Mcarthy)与王来全在杭州共事。他们将福音传到严州、金华、兰溪、湖州、安吉等处。后来,麦加悌也往各处传教,杭州内地会就全交给王来全主持。王来全牧师在金华、衢州、兰溪、余杭、安吉等处设立分堂。1875年起,浙北内地会教务由王来全担任总监督。


王来全牧师膝下无子,但育有一女,于1876年许配给任芝卿。王来全牧师对于杭州内地会自立、自养作出卓越的贡献。 1900年受庚子教案影响,诸暨、浦江、金华、衢州各处受到牵连,王来全牧师劝女婿任芝卿及家属到上海避难,只身留在杭州联系教务。1901年8月第一个主日,王来全牧师在付圣餐之后得热症,继而背瘫。任芝卿得信回杭探病,王牧师嘱托后事,于闰8月28日主日寅时逝世,享年72岁。在杭至今已有五代基督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