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文
马可福音6章41知42节: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迸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
擘开生命饼歌
一、创作背景与核心贡献
1.刘廷芳生平
刘廷芳(1892-1947),浙江温州人,中国近代重要基督教思想家:
1920年回国后任教北师大、燕大,推动宗教与教育融合
主持编订《普天颂赞》,修订翻译圣诗190+首,创作6首
1941年赴美任教期间仍坚持创作,《掰开生命饼歌》成临终前代表作
2.创作契机
1934年翻译美国拉思伯里《永生之言歌》后,按相同格律创作《掰开生命饼歌》:
原诗聚焦圣经真理(约6:35),刘诗转向圣餐神学(林前11:24)
采用「擘饼-宝血」双重意象,回应抗战时期民族苦难
二、诗歌对比与神学深意
维度 | 《掰开生命饼歌》 | 《永生之言歌》 |
主题 | 圣餐礼的救赎意义 | 圣经真理的滋养 |
意象 | "加利利滨擘饼"(路24:30) | "生命之言解饥"(太4:4) |
用途 | 圣餐礼拜专用诗 | 圣经研习班班歌 |
现代应用 | 2023年入选中国基督教两会《圣餐礼文》 | 美国神学院入学典礼保留曲目 |
三、国际传播与音乐创新
1.跨文化突破
1951年英国BBC首次播放英文版《觐圣歌》,成为首个被西方收录的华人圣诗
1964年美国卫理公会赞美诗收录,使用燕大毕业生苏引兰创作的《圣恩调》
2.音乐遗产
苏引兰贡献:
・ 1935年为《掰开生命饼歌》谱曲,融合五声音阶与西方和声
・ 《清心调》《圣恩调》至今仍是国内教会常用曲调
3.数字传承:
・ 2021年推出AI智能编曲版,适配电子管风琴演奏
・ 哔哩哔哩「古典圣诗」专栏累计播放量破50万
四、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1.时代印记
诗中「国难民愁」直指抗战现实,1937年被西南联大基督徒师生用作秘密聚会暗号
1946年上海圣餐崇拜中,此诗成为战后首次公开圣礼的核心诗歌
2.现代诠释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方舱医院改编为《生命之粮抚我忧》
元宇宙教堂项目将其作为首个3D全息圣餐场景背景音乐
——————————————————————
注:选编自《赞美诗(新编)史话》 王神荫编著
播音:吕 祥
编辑:融媒体
初审:宋晓锋
复审:庄期凯
终审:蒋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