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信仰造就 > 教牧证道 > 文章

主日学事工是一项不断活出基督之爱的行动

供稿:HZSCT.ORG / 蒋翔 发表于:2016-06-12



《主日学事工是一项不断活出基督之爱的行动》

——张效法牧师


 
腓利门书是保罗写给歌罗西教会的负责人,“亲爱的同工腓利门”的一封书信(参西 4:9-12,17;门2,10,23)。主要讲腓利门家里的奴隶阿尼西母偷了东西
到罗马,碰到保罗向他传福音后,悔改认罪(参10节)。保罗鼓励阿尼 西母要回主人家认错,怕他不敢回去,写信为他说情。这是一种“爱的行动”。我们思澄堂的主日学老师,一年忙到头,面对那些顽皮又可爱的孩子,有个别孩子实 在顽皮,甚至捣蛋(暑假班我上过课,已经领教了,你们要天天面对,不容易),但我们的老师不断地以基督的爱去爱人,没有轻视,凡事忍耐、盼望、信心,这是 一种“爱的行动”,为要得着这些孩子的灵魂,甘心情愿舍弃很多本属于自己的时间,付出很多的经历和金钱。圣经说:“若有人爱神,这人是为神所知道的。” (林前8:3)看到你们操劳的神情,疲倦的眼神,我心里既难过又安慰,就为你们祷告,神家里有同心作工、一起负担、一同摆上的人。但是,你们也要为主多保 重自己的身体,这可是革命、作工的本钱啊!



一、以称赞代替责备(4-5节)

以称赞代替责备是保罗对腓利门的一个主内建议,要他用生命的眼光来重新看待阿尼西母,用基督的爱心来接纳阿尼西母,用信心的忍耐来接受阿尼西母。保罗为何对腓利门有如此的要求呢?

1、腓利门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与神同工,有肯完全摆上的人。

“在你家里的教会”,如同今天教会的小组,为学习神的道。个人要学习,集体也要学习。我们主日学老师每周一次都在学习,你们是一个团契,是一个小组,是一个“家里”的教会。

腓利门家里有很多奴隶,他的家大到可以聚会。可见他对主有爱,对人有奉献的心。感谢主的恩典,我们的老师也正是这样对神又爱,对人有奉献之心的人,否则谁肯摆上呢!

腓 利门不是牧师,却是个全时间服事的人。他的儿子亚基布,是“一同当兵的”,全时间献身作主的工作。上次我们堂委大连之行,发现那边教会有很多全职侍奉的义 工。好多不拿钱,个别拿钱(1000元),教会里什么工都做,什么活都干。我也非常感谢主,我们的老师都非常不容易的。感谢神,我们在神的家里都是一同作 工的,圣灵也印证我们的工作果效。因着我们的全然摆上服事,神救祝福我们的事工。

主 日学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以一句话总结:就是以称赞代替责备。明明这件事要责备,但以称赞代替责备时,事情发生质的变化。如奴隶阿尼西母对主人腓利门所作的 事,按当时的律法可以处死的。但是保罗劝勉腓利门要在基督里以爱心待他,就是以称赞代替责备的问题。我们主日学老师对孩子也是用这种方法,明明他很调皮, 若责备他回更皮,称赞他一下竟然起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持定祝福的源头:“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这 些问安的话,初看平常,实际上是神的儿女很需要的内容。透过问安的话来提醒我们必须持定的祝福源头。7月份发生的两件事使使人触目惊心——7月22日河南 信阳一辆客车燃烧,当场烧死41人;7月23日温州D301动车发生碰撞,死了40人。很多人飞机不敢坐,汽车不敢坐,最稳定的动车也不敢坐了。人心缺少 平安。但是,真平安是基督那里来的。若不是从主来的,那所有的祝福都是虚伪的。我们要追求的祝福必须是从主来的。这里提到祝福的内容有两件:一是“恩 惠”,二是“平安”。这不是属物质的,也不是外面的,是里面的、属灵的。

4节“我祷告的时候提到你,常为你感谢我的神;”

“祷告”原文是复数,是常常、一有机会就祷告,随时不停祷告之意。我们主日学的事工是要靠祷告来托住的工作,因为这是教会根基性的事工。

“常为你感谢我的神”,我也常常为你们感谢主,你们真的很棒。你们是我们的同工。你们的服侍使我们为你们来感谢神,你们就是教会的见证。虽然我们在服事中有很多的难处,但也有不少的安慰!

5“因听说你的爱心并你向主耶稣和众圣徒的信心。”

信心是向主的,爱心是向众圣徒的(参西1:4),爱心和信心彼此息息相关,不能分开。

爱心是藉信心而生发的,信心是藉爱心而显彰的。信心越大,爱心也越大。爱神的人也必定爱人;我们若不爱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参约壹4:20)。真信心是真爱心的根基,我们对神若没有正常的信心,对人也就没有正常的爱心。

信徒若单单有爱心,而没有正确的信心作支持的话,则他所作的只能是感情用事。

信心是维系我们与神的关系正常,爱心是维系我们与人的关系正常。信是内心的,没人看见;但信心可藉爱心表现,使人看见。主日学事工岂不也是这样吗!你们在五楼,很多信徒看不见你们的工作,但神是看见的。孩子的家长也是看见的。


二、以信心代替批评(6-7节)

保罗对腓利门的劝勉第二句话是以信心代替批评。6节“愿你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使人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作的。”

人何等容易批评,稍微一点不舒服就要批评。我们非主日学老师对孩子的顽皮是忍无可忍,很想批评、责备,但看见你们老师的态度时是温柔、笑脸和信心,总是以鼓励、称赞代替责备与批评。感谢主!

1、你们是在为主多得人。

第4-5节说:“我祷告的时候提到你,常为你感谢我的神,因听说你的爱心,并你向主耶稣和与圣徒的信心。愿你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使人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作的。”

 上 次我们小诗班去临安西天目“亲子活动”搞得很成功。小孩子是传福音的好手,他没有成人的面子问题,不怕难为情,传福音时那认真天真的样子,很容易打动人。 我们是主日学的老师,我们要为他们祷告。这就是保罗说的,“使人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作的”,强调我们所作的每一件事工都是为主做的,而且是一件 “善事”,主必纪念。

当我们的侍奉动机都是“为主”的时候,就引出一个结果, 即 “叫众圣徒大得快乐,大得安慰,众圣徒的心因你得了畅快。”神藉着你一个人,或主日学老师的一群人,叫好多神的儿女都得着安慰、丰富、喜乐,难怪有些外面 的人要求进入我们的主日学——小诗班。做好主日学的事工,就是在为主在得人。

2、我们要作主所要作的工:

这里“为主来作”,还有一个翻译“作主所要作的”,这有更进一步的要求。为主作,有时候只是嘴巴上说说,但事实上所作的并不是主要你作的。我们要进一步追求,从“为主来作”到“作主所要作的”工。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以后侍奉的标准——作主所要作的工。

这里有几种关系需要理清:

第一、先要知道我所作的是主要我作的。

第二、我要作的事是按主的意思去完成的。

第三、我所作的一切事工是为满足主的心。

当我们在主的面前寻求他喜悦的时候,必须知道,主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好,这是我们要藉着祷告来寻求的。


三、以爱心代替命令(8-9节)

保罗说:“我虽然靠着基督能放胆吩咐你合宜的事”,指保罗拥有使徒权柄,可以命令腓利门怎样做事,而且也是作“合宜的事”——接纳阿尼西母为主内弟兄。但是,保罗没有这样做,而是以爱心代替命令。

他说:“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着爱心求你,”保罗有二个理由使腓利门听劝。第一、年纪大——约有60岁了。第二、为主“被囚”。

而 且保罗在这里所用的“求”字,是“呼唤”、“恳求”的意思。更加加强了保罗为阿尼西母求情的分量。像我这60多岁的老人,为福音的缘故饱受各样逼迫,历尽 辛苦,身受摧残,并且已经年纪老迈的保罗,来恳求、呼唤你,而不是命令、吩咐你,可见保罗做事的原则,以爱心代替命令,恩典胜过律法。权柄虽可叫人屈服, 但不如爱心的请求,叫人乐意顺服。人对权威可能会反抗,但是爱可溶化它。

保罗 叫 阿尼西母回去,是让他学习一个生命的功课。出了事情,第一自己要担待,不是逃避;第二要诚实面对,靠主经历够用的恩典;第三要对付自己的肉体,磨练生命的 成长。最后阿尼西母接受这个差遣。他后来成为教会的监督。正如保罗对腓利门所说:“他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15节)。阿尼西母被腓利门永 远得着,是因为他先被基督得着,基督也借着他以后的传道,使许多人被基督得着。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不是偶然,神也要藉此来对付我们的生命,磨练生命的菱角。圣经说:“这事若出于神,我就默然不语。”要做到“不语”,有很大的对付,对自己的利益是个对付,对肉体是个对付,对性情是个对付,对生命更是对付。


四、以请求代替要求(10-14节)

保罗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竟然会求情,却是为了福音的缘故。第10节说,“就是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母求你。”

“阿尼西母”名字是“有益处”之意,保罗对腓利门说:“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11节)。后在20节说:“望你使我在主里因你得益处。”

阿尼西母是保罗“在捆锁中所生的”,即保罗在监牢中传福音所得的灵魂。我们为保罗传福音的精神所感动,即便在监狱里,还不忘传福音的使命,正如他所说:“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传福音。”“我不传福音有祸了”,这种作工的精神值得我们效法。

当阿尼西母信主后,表示愿意服侍保罗,这种感恩的行动也值得我们学习。他是个蒙恩知恩又感恩、报恩的人,他愿意留下来——在监狱里,不是在酒店、别墅里,他有点像彼得的岳母,病一好就起来服侍耶稣;相比之下,比现在又不少的基督徒,蒙恩不知恩的要好。

阿尼西母有这样的心,保罗也有意把他留下来,保罗实在可见他悔改后,在行为上有很大的转变,所以保罗非常爱他,称他为“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保罗有三个属灵的儿子,即提摩太、提多和阿尼西母。

保 罗把这样的一个偷窃犯看作为“儿子”,其爱无边。这在当时肯定是个令人惊讶的大事。腓利门一定想知道那位儿子是谁,他是保罗的儿子,无论如何都要接纳。没 想到竟是他的逃奴阿尼西母,腓利门一定意外惊奇,同时免不了生气。保罗预知腓利门会有这种心情。所以他为要打消腓利门的怒气,马上接着写11节的话。“他 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

保罗有意用双关语。“阿尼西母”是“有益处”,但因他弃主逃跑,对腓利门来说没有益处,跟名字完全相反。“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保罗把“从前与如今”进行对比。因为他现在已经信主了,是福音产生的力量,因信主生命已经彻底改变。现在的阿尼西母已经名实相符了。

没有基督生命的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结果往往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对别人没有甚么益处。基督徒的信仰,如果不能叫人看见生命的改变,恐怕是白信了。我们活着总要成为别人的益处,这是神对我们生命中的旨意,成为别人的祝福。

保罗继续说:“我现在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他是我心上的人”。这“心上人”一词原文是“他是我的心”。当时的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是一件活的工具。但是,保罗却说“他是我的心上人”,是我的心肝宝贝。

1、扩大生命的度量——保罗的“请求” 包含了多少爱心,主让我们的生命扩大度量。

保罗要接纳到什么程度。12节说阿尼西母是保罗的“心上人”。把罪人接过来成为“心上人”。这是生命的度量。

保 罗曾经与巴拿巴吵架到两人不要再同工,非常激烈,最后分道扬镳。他们为什么吵架?不为个人恩怨,是为服事问题。我们中间有人也是这样问题,是为服侍的问 题,个人没有恩怨。保罗与巴拿巴两人都有道理,那时他们生命还不成熟,都坚持自己道理,为了要不要叫马可做同工。保罗表现的是神的公义,不能再和“逃兵” 同工。巴拿巴表现的是神的慈爱,再给他一次机会。两人都对,但生命不够,所以就吵架。后来保罗发觉自己错了,在《歌罗西书》里提到要歌罗西教会接待马可; 在《提后》提到“一定要把马可带来,他在传道的事上对我有帮助。”我们的生命到了什么地步?我们的度量有多大呢?没没有把得罪我们的人也成为“心上人”。 保罗的心态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也是全教会要学习的。

“我本来有意将他留下,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愿意这样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基督徒做事的原则是什么?

未经对方同意,绝不这样做。没有取得别人的同意,就不作什么。

2、做要做得甘心—— “我不愿意这样作,我愿意你作,是甘心作在生命里面,不是作在勉强里。”保罗求腓利门要在主里饶恕、接纳阿尼西母,说得腓利门没有理由拒绝。但是他不拒 绝,不等于他一定很甘心。但保罗要达到的目的是“叫你的善行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这是我们需要在属灵上学习的地方,许多时候连我们的祷告都是不 愿意的,出于勉强,为安抚良心而祷告。作侍奉的工作需要甘心,才能做得好。作工勉强式与,享受式不同。态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我 不愿意你们的善行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的“勉强”希腊文是“有需要”,意思是有的人作在人看好像是“善事”,其实骨子里是满足自我的需要,这种挂羊 头卖狗肉的“侍奉”,是主所不喜悦的。我盼望我们中间所有主日学老师的同工们,没有一个是利用“侍奉”这样一个美称,来达到自己私欲的满足。


五、以打气代替泄气(15-17节)

保罗对腓利门的劝勉是打气式的,本来腓利门以为接待保罗的“儿子”是很愿意的,当知道是阿尼西母后,肯定非常泄气。

保罗对他说:你不要泄气,“他是暂时离开你,为的是叫你永远得着他。”保罗用属灵的眼光带领腓利门来看待本以为是不好的事,叫他眼光转变,就可以经历“凡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的奇妙。

保罗讲话很有技巧,“他暂时离开你”,是说阿尼西母不是主动离开,乃是有神旨意的安排。

神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叫你永远得着他”。哇,讲话太有水平了。永远与暂时是个对比;

这提醒我们对曾经犯错的人,不要太轻看,说不定有一天神用着他们比你更厉害;再说,我们自己也犯过很多糊涂,被人信任,重新活过,才有今天的样子。我们也要信任别人。

保罗接着说:“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在我实在是如此,何况在你呢!这也不拘是按肉体说,是按主说。”不管腓利门接不接受,阿尼西母已不再是奴仆,是弟兄了。

保罗看一个人,不是看他的社会地位,而是看他灵魂价值。这不是逼腓利门一定要释放阿尼西母,是论及在基督里的生命地位,以此唤起腓利门接纳阿尼西母作为亲爱的弟兄的良心。因为“亲爱的兄弟”指信徒在基督里的关系;既然他已是信徒,那信徒之间不可偏待(参雅2:1-8)。

接 纳的标准:保罗对腓利门的接纳有个标准:“你若以我为同伴,就收纳他,如同收纳我一样。”即接纳阿尼西母就像接纳我保罗一样。你把我当同伴,也要把阿尼西 母当同伴。这有点像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是强调饶恕需要付代价,甘心蒙受损失,这就是爱的表现。


六、以舍己代替舍人(18-19节)

保罗对阿尼西母和对腓利门的爱,自己先做了好的榜样,因为饶恕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要有实际的行动。“他若亏负你,或欠你什么,都归在我的帐上。”

这句话一方面让我们看见,阿尼西母当年不只是逃跑,还偷了钱财。但是,保罗不说“偷”,而说亏负。对于已经悔改的人,不再提起旧有的恶行,这是值得效法的精神。

“都归在我的帐上”,指承担其全部债务。这是舍己精神。保罗为阿尼西母还债,与基督为全人类的罪舍己有点相似。

腓利门有非常正当的理由可以不饶恕阿尼西母,因他不但逃跑,还偷东西,忘恩负义,心不诚实,造成腓利门的损失;同时又给别的奴隶做了坏榜样。

但保罗要腓利门改变心态,用一个全新的眼光来看阿尼西母。


七、以积极代替消极(20-21节)

“兄弟啊,望你使我在主里因你得快乐(或益处)并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里得畅快。”

饶恕需要接纳,饶恕若无接纳就不完全。许多人说我愿意饶恕,但我再也不要看到那个人,这样的饶恕只有一半;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饶恕。圣经对我们的要求是,对于一个真正悔改的人,我们除了饶恕外,还要更进一步地接纳。这是一种以积极代替消极的态度转变。

“接 纳”是什么?这里保罗用“收纳”二字,原文就是“接纳”,有“领受”、“拿着”、“承认友谊”或“殷勤待客”的意思。在《徒》18:26节里,百基拉、亚 居拉“接待”亚波罗到他们家里,是一种非常乐意、盼望的心来做这件事的。像我小时候爸爸妈妈接待传道人一样的心态。非常希望、迫切、乐意,真像接待主一 样。

既然接纳,包括他的软弱处也要接纳;像夫妻之间,互相接纳一样。是用心的,真诚的态度,不是装模作样。

同事之间或许有意见不一、甚至有不同思路、有摩擦,怎么办?不能成为拦阻我们继续侍奉的障碍物,要用基督里的爱心来饶恕,以积极的态度来取代消极的态度。爱是不计算人的恶。

肢体之间要互相担当难处:

过 错是阿尼西母犯的,为什么叫保罗承担呢?他们之间非亲非故,保罗为什么要为他承担?都是为那被挂在木头上的主,他为谁解决难处?不是为我们吗?他与我们不 也是非亲非故吗?甚至我们还与他作对。他在十字架上是甘心情愿地死,为什么?这就是救恩。神的儿子来承担我们的过犯,这样的承担就成了一个生命的功课。我 们能为别人担待吗?能为肢体承担难处吗?《加》6章说:“你们的软弱要互相担当”。因我们是肢体,同在基督里成为一个身体。感谢主,保罗把这个生命的课程 提出来了。

保罗要腓利门继续发扬神的爱,不仅表现在众圣徒身上,也表现在背叛 他、亏欠他、离开他的奴隶阿尼西母身上。而且保罗以长者的身份来“恳求”、“乞求”、“哀求”腓利门的同意。保罗放下使徒的权柄,求腓利门赦免阿尼西母, 不是命令,乃是爱心;不是压力,乃是自愿;不是勉强,乃是甘心;不是看保罗面子,乃是自己的选择。

我们之间有否疙瘩?不是因牧师的劝勉,而是出于对神的爱,而自愿舍己,原谅曾经对不起我们的人。这对我们的爱心是个很大的挑战,也是爱神的考验。

结语:

著 名小说家雨果的《悲惨世界》里,描述一位被通缉犯犯尚万强。他因偷面包被判19年苦工,释放后无人接纳,徘徊四天四夜后终被教会的主教收留。但他半夜里起 来偷了银器逃走。被警察抓牢带着来敲主教的门。这个罪在当时要被判终生监禁。但主教的反应出乎意料之外,特别是尚万强。主教说:“啊!你来啦!你忘了我把 烛台也给了你,是银作的,值两百法郎,你带走吧。”尚万强睁大眼睛看着主教。主教的举动推反了人性的报复,发出基督赦免的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改变了尚 万强的一生,爱的饶恕融化了他灵魂的刚硬。

保罗对腓利门的劝勉是要以称赞代替责备,以信心代替批评,以爱心代替命令,以请求代替要求,以打气代替泄气,以舍己代替舍人,以积极代替消极,我们在具体的侍奉里,也极其需要这种精神和态度来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