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诗歌音乐> 文章

赞美史话 | 第153首_夕阳西沉歌

发表于:2025-01-25 14:16    浏览量:229


.


    


经 文

   路加福音24章29节:

       “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


Abide with mefast fall the eventide

夕阳西沉歌

一、《夕阳西沉歌》:信仰与音乐的永恒经典
《夕阳西沉歌》(Abide with Me)是19世纪英国著名福音派牧师亨利·法兰西斯·莱特(Henry F. Lyte17931847)创作的经典圣诗,被广泛认为是最佳圣诗之一。莱特出生于苏格兰爱德纳姆(Ednam),父母早逝,他通过半工半读完成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大学的学业,成绩优异,多次名列前茅并获得奖学金。他最初想学医,后来又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但最终决定奉献一生为教会服务。

莱特22岁成为牧师,曾在布立克罕(Brixham)的穷乡僻壤渔村担任牧师24年,期间主日学儿童人数从几十人猛增至800多人。然而,繁重的教牧工作和潮湿的海滨气候对他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847年,莱特因健康恶化遵医嘱前往法国南部休养。临行前的主日,他勉强亲自敬设圣餐,讲道时劝勉信徒随时准备面对生命的终结。当天下午,他在海边散步,面对夕阳西沉,深感自己生命即将结束,于是写下了这首《夕阳西沉歌》。

创作背景与歌词内涵

《夕阳西沉歌》的歌词充满了对上帝的依赖和对永恒的渴望。莱特在歌词中提到“夕阳西沉,求主与我同居”,这不仅是对生命终结的感慨,也是对上帝同在的祈求。他引用了《路加福音》24:29中以马忤斯路上的门徒挽留耶稣的话语:“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全诗总结了莱特一生的信仰实践,表达了他对上帝作为“随时的帮助”和“不变之神”的深刻体会。


二、莱特的生平与信仰见证

莱特一生体弱多病,却始终以坚毅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服务教会。他的妻子离弃了他,但他依然坚信上帝是“不变之神”,即使在病痛中也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他曾在诗中写道:“疾病失掉了它的重量,眼泪也不再是痛苦”,表达了对上帝恩典的深刻体验。莱特在1847年前往意大利休养途中,于法国尼斯去世,临终时口中喃喃说:“平安,快乐!”。


三、曲调创作与音乐特色

《夕阳西沉歌》的曲调名为《傍晚》(EVENTIDE),由英国圣公会音乐家威廉·亨利·蒙克(William H. Monk18231889)于1861年创作。蒙克是《古今圣诗集》(Hymns Ancient and Modern)的主要音乐负责人,该诗集在他生前出版了四版,蒙克为其中多版谱写了大量曲调。蒙克创作此曲时正处于悲痛之中,他在傍晚散步时看到晚霞和日落,心情与自然景象相呼应,回家后便写下了这首曲调。


四、作品影响与传承

《夕阳西沉歌》因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成为许多信徒临终时的慰藉。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美国总统塔夫塔去世时,追悼会上都曾唱响这首歌。此外,莱特的故居和创作背景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英国圣诗专家阿瑟·琼斯曾访问莱特的故居,了解到莱特为人和蔼可亲,对青年循循善诱,即使在面对教会分裂时,他依然以宽容和爱对待每一个人。

《夕阳西沉歌》不仅是一首经典的圣诗,更是一首充满信仰力量和人性温暖的作品。它见证了莱特一生对上帝的忠诚和对教会的奉献,也激励着无数信徒在人生的黑暗时刻寻求上帝的同在!






——————————————————————

注:本文摘自《赞美诗(新编)史话》 王神荫编著


播音:江   虹

编辑:庄期凯

初审:宋晓锋

复审:庄期凯

终审:蒋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