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文
约翰福音21章16节:
“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你牧养我的羊”
学做好牧人歌 一、教会牧师短缺与诗歌创作背景 自1979年教会恢复工作以来,牧师短缺成为一大难题。为此,各省市基督教协会积极推荐合格的传道人受牧师圣职。《新编》编辑部的同工们意识到,在庄严的按立牧师典礼中,需要一首合适的诗歌。于是,他们邀请了蔡文浩牧师和杨旅复同工夫妇(详见第110首)合作创作一首诗歌。蔡文浩牧师在谈到创作构思时表示,他以“学做好牧人”为主题,因为“牧师”是教会中的圣职,而“牧人”的含义更广,涵盖了所有牧养信徒的人员,包括牧师、长老、传道以及教会聚会点中的义工。他希望这首诗歌不仅在按立牧师时使用,也能在传道人聚会、义工培训和平日礼拜中使用,以激励所有从事牧养工作的人学习主耶稣,成为好的牧人。 二、诗歌内容与结构 这首诗歌分为三节。第一节描绘了主耶稣作为好牧人的形象,他为羊舍命,羊也认识牧人并与他声声相应(约翰福音10:11-16)。第二节以彼得、保罗等使徒爱主爱教会的榜样,激发信徒忠心服事羊群的心愿。第三节引用诗篇第23篇的话,提醒要做一个好牧人,自己先要成为一只依靠主的杖竿带领、紧跟主行走的羊,才能获得恩惠与力量。这落实到副歌中的“谦卑奉献”含义。有人体会道,这首诗的特点不是炽热的语言或号召性的文字,而是温顺、委婉、朴实的感情流露。“好牧人”是要谦卑地学习去做的,因此全歌的最后一句是其核心。 三、曲调创作与应用 杨旅复在为这首诗谱曲时,根据歌词的含义,尽量表达简朴、诚恳的情绪,同时使曲调悦耳且易学易唱。当歌词介绍“好牧人”的形象时,曲调由平铺逐渐发展,趋向高潮。副歌部分是重复句,音乐原型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高三度,体现出奉献身心的虔敬与诚恳态度。最后一句趋于平稳的结尾,刻画了“学做好牧人”的谦卑心情。这首诗发表后,不仅在按立牧师典礼中使用,在农村义工培训班等各种场合中也同样适用,实现了作者的期望。
——————————————————————
注:选编自《赞美诗(新编)史话》 王神荫编著
播音:吕 祥
编辑:融媒体
初审:宋晓锋
复审:庄期凯
终审:蒋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