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经文:
他们拉起约瑟来,将他丢在坑里。坑是空的,里头没有水。他们坐下吃饭,举目仰望,见有一伙米甸人从基列来,他们的骆驼驮着香料、乳香、没药,要带下埃及去。犹大对众弟兄说:“我们不可害死这童子。我们把他卖给以实玛利人吧,不要下手害他,因为他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骨肉。”众弟兄就听从了他。于是,米甸人从坑里拉上来约瑟,卖给他二十舍客勒银子,他们就把约瑟带到埃及去了。(创37:24-28)
导读:
本章讲述了约瑟被哥哥们嫉妒并被卖到埃及的故事。尽管哥哥们的恶意对待使他陷入困境,但神却在其中掌权,将这恶意转化为美意。约瑟的经历显明了神的主权和计划,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神仍在掌权。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遭遇他人的误解和伤害,但约瑟的故事提醒我们,神能够将人的恶意转化为我们的益处。
引导问题:
当你遭遇他人的误解或伤害时,是否愿意相信神能够将这些困境转化为你的益处?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经文:
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他们见耶稣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就挑唆说:“看哪,你的门徒不守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耶稣说:“你们也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诚心敬拜神,远人只在嘴唇上事奉他,心却远离他。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拜我是徒然的,因为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可7:1-7)
导读:
本章中,耶稣批评法利赛人和文士们拘守人的遗传,而离弃神的诫命。耶稣强调,真正的洁净不是外在的仪式,而是内心的洁净。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注重外在的形式,却忽略了内心的改变。耶稣的教导提醒我们,信仰的核心在于内心的敬拜和顺服。
引导问题:
在你的信仰生活中,是否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心的改变?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经文:
约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说:“愿我生的那日化为乌有,愿神不从上面寻找那夜,不使那夜光辉,不使那夜明亮,只因那日没有关起我的母胎,也没有将我隐藏在母腹中。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为何有膝接收我?为何有奶哺养我?不然,我现在早已安睡,早已安然躺卧。”(伯3:1-3)
导读:
约伯在本章中表达了对生命的绝望和对神的质疑。他因失去一切而痛苦,甚至咒诅自己的生日。然而,约伯的痛苦并未使他完全失去对神的信靠。他的经历提醒我们,在苦难中,我们可以坦诚地向神表达我们的痛苦和困惑,但最终仍需信靠神的智慧和主权。
引导问题:
在你遭遇极大的痛苦和失落时,是否能够像约伯一样,虽有质疑但仍信靠神?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经文:
我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若我做所不愿意做的事,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我若行我所不愿意的,便是律在我肢体中发动,叫我不能遵行那善的律。(罗7:18-23)
导读:
保罗在本章中深刻地描述了他内心的挣扎,即立志为善却常常无法行出来。他认识到,这种挣扎源于他肉体中的罪性。保罗的坦诚提醒我们,作为信徒,我们仍然会经历内心的冲突和失败,但通过依靠圣灵,我们可以得胜有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面临类似的挣扎,保罗的经历鼓励我们依靠圣灵的能力,而不是依赖自己的力量。
引导问题:
在你面对内心的挣扎和失败时,是否愿意依靠圣灵的能力,而不是依赖自己的力量?
读经说明
本年度采用“麦琴全年读经计划”,该计划是由19世纪的苏格兰牧师罗伯特·默里·麦琴(Robert Murray M’Cheyne)所制定的。该计划的特点如下:
读经内容与频率
■ 一年读完一遍旧约:旧约从创世纪到历代志下共有403章,每天读一章,遇到篇章短的要读两章,在365天内读完
■ 一年读完两遍新约:新约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再加诗篇共有410章,也在一年内读完。此外,从使徒行传到启示录,再加诗篇和四福音共410章,也在一年内读完
■ 一年读完两遍诗篇:诗篇作为旧约的一部分,会在两次新约的阅读中被重复阅读,将诗篇纳入新约阅读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诗篇在新约中的重要地位和引用频率,以及它对理解新约内容的辅助作用。通过这种安排,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体会诗篇与新约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新约作者引用诗篇的用意,从而更全面地领悟圣经的整体信息。
播音:方慧敏
编辑:融媒体
初审:阿 颖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