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督徒的善行观》
作者:张效法牧师
今从圣经神学的角度,以文化背景为纬线,用“善行观”作切入点,谈谈“基督徒与善行”相互之间的关系、次序、动机及各大宗教之间的善行观的简单对照,以此确认基督徒对今日社会的责任和怎样藉着善行达到荣神益人的见证。
一、善行在教会中的应有地位?
这是善行的认识问题。《圣经》非常重视基督徒的信心和行为,生命和生活,灵修和实践,真理和道德,信仰和品格的结合,因为基督徒是世上的光和盐[1]。但是,今日教会中有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教会讲行为、讲道德、讲善行就是讲靠行为得救,就是背离生命之道、就是讲社会福音,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如果教会只讲信心,不讲行为,只讲信仰,不讲道德,就会使基督教的教义失去实践的内容,而变成抽象、空洞、教条化,教会就有危机,信徒就有问题,真理就失偏颇,发展就会缓慢。当然,如果教会单讲道德而不讲信仰,单讲行为而不讲信心,单讲生活而不讲生命,这是本末倒置,忘记了信仰是道德的动力之源、信心是行为的根本之因、生命是生活的内在基础。
从教会历史的角度看,十八世纪的英国和十九世纪的美国都曾经走过这样的极端路线。注重福音的人忽略生活,注重生活的人忽略救恩。英国的约翰·卫斯理非常注重传福音,而蒲脱勒则重道德的教义。十九世纪美国的慕迪注重福音悔改,重生得救,而布士内纳注重生活行为,好善行义。结果由于他们所强调的重点不一样,使基督教《圣经》的解释像钟锤一样,摇来摆去,使人无所适从。其实两方面都要注意结合,但两者的次序不能颠倒,救恩是因,行善是果;生命是因,生活是果。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历重积德行善。《三字经》的首句即为“人之初,性本善。”古人将“善人”作为做人的标准。教会对善行的问题是怎么看呢?笔者认为:人得救不是靠善行,但是得救的人一定有善行。外面看得见的善行是里面看不见生命的印证。一个不讲道德的人不是好公民,更不是好信徒。一个不讲道德的宗教是非常低级与庸俗的宗教。基督教虽然不是专门讲行善、讲道德,但也不是不讲善行、不讲道德。所以,基督徒应该有符合《圣经》真理的善行观。
二、什么是真正的善?
这是善行的定义问题。人们对“善”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特别是各大宗教对“善”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佛教说:“众人相善,慈悲济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扫地不伤蝼蚁命”的叫行善。
道教说:“尊道贵德,清净自正;道德自然,重生贵和。”“勿谋人财,勿妒人能,勿淫人妻,勿唆人争,勿坏人名,勿欺良善”的即为善。
伊斯兰教说:“关心行善,怜悯亲人”的就是善。
传统文化说:“救人之难,济人之危,容人之过”的则为善。
毛泽东曾说:“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除恶即是行善。”
基督教强调:“爱人如己”,“服侍众人”,留心行善,博爱恕人。先知说: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就是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心,与神同行。[2]
什么是善?善的标准何在?内容又是什么?全世界没有一本书比《圣经》讲得更好。基督徒也当在捐输的祭上有行善的见证。
什么是善?“除恶即是行善”。因耶稣也说:善即“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和不作假见证。”[3]
什么是善?凡有益于人的事,都为善。因为耶稣说:“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4]
什么是善?“振灾济难、修桥铺路、济急度命”即是行善。因为耶稣也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5]
善就是这一些吗?不够。还要加上耶稣所说的“你还要来跟从我。”也就是弥6:8节所讲的“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只有信靠真神,跟随基督的人才有神良善的生命,也唯有真正拥有神良善生命的人,才能真正流露真善美的行为,并且有正确的行善动机。
基督教的道德观是最高超、最正确、也是最深入、最伟大的。因为基督教的道德观是提到动机的问题。耶稣说:你们说不可杀人,只是我告诉你们,不可恨人。[6]对恨你们的人,你们倒要待他好。[7]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了奸淫。[8]可见,基督教是从动机伦理来谈道德。孔子说:“以直报怨。”就是说人对你不好,你要以正直来对待他。老子说:“以德报怨。”如果人家对你不好,你用道德,用更好的来回报他。老子比孔子更高了一层。但是基督教最高:“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9]所有宗教都讲善行,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贡献。所以,我们要尊重其他的宗教。
三、行善的动力从哪里来?
这是善行的源头问题。《圣经》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神是善的源头和善的本体,基督徒行善的力量是出于神,因为神是真正的善和善唯一的来源。正像少年财主向耶稣说:“良善的夫子……耶稣说:你为什么称呼我为良善的夫子呢?岂不知只有神才是良善的吗?”[10]“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本为善。”[11]“要称谢万军之耶和华,因耶和华本为善。”[12]所以,神是最大的善,是善的本体,也是善的源头。
基督徒要不要行善?要。蒙救赎的人应该预备行善。因为“我们原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他在基督里为我们预备要我们行的。”[13]“你们要彼此劝勉,激发爱心,勉励行善。”[14]由此可见,基督教是讲善的,《圣经》是教人行善的,基督徒要有美好的善行。保罗说:“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我想要做的善却做不出来,我不想要做的恶却偏偏做了出来。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15]这节经文完全表达人要行善的真正力量是神,是来自耶稣基督。
四、为什么要积极行善?
这是善行的动机问题。《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灾。古代有一叫司马温公的说:“积金贻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贻子孙,子孙未必会读;不如积德,为子孙长久之计。”由此可见,人是为了子孙后代可以享福,才去勉强行善,为子孙享福是他们行善的动机,有自私的痕迹。
古人说:“有所为而为善,即是利心。”这指出世人行善的动机,是为使自己的心里快乐。有人行善是为自己——沽名钓誉;有人行善是为神的荣耀,他不是要人去记得他,乃是藉着他的善行使人认识神。神是他行善的目的。当保罗赞扬腓利门爱心的善行时说:“愿你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使人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做的。”[16]我们也当这样以基督的爱去滋润别人的心灵。“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为善,当时未必得福;但善,不可不行。行善的必得主之记念。
耶稣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17]善事不行在人的面前,那向谁行呢?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动机问题——“故意叫人看见”;表示不是为神,乃是为自己,善行不善。
第二是赏赐问题——“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表示外善内私者,神不喜悦。
第三是自吹问题——“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人前面吹号”;表示善行目的不可炫耀,否则有钓誉之嫌。
第四是虚假问题——“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
行善不能只图外表有好的行为,而没有良好动机和怜悯人的心。行善不要图别人的回报好处,而失去神的赐福。行善也不能图别人的称赞,而得不着神的赏赐。行善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乃是为了荣耀神。应该要行在暗中,让父暗中察看必然报答。“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做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18]
五、行善的表现如何?
是善行的行动问题。善行的反面是作恶,要行善必须要戒恶。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人都说自己有良心,人都知道是非。可惜的是分辨是非之良心对他人明白,对自己却糊涂,道理晓得,行善乏力。“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我想做的善事却不去做,我不想做的恶事却去做了。”[19]细察世人为恶之因有四:
第一、不曾读书——人不读书,不知礼仪,不知好歹,不知君子小人,不知分辨好坏,不肯身体力行。
第二、不懂法度——知法者怕法,有人不闻法度之言,不看法度之书,所以意大心高,妄为乱动。
第三、不明定数——人想作恶,心存侥幸,苟且一时,未必有害。岂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常言道:“菜虫终在菜里死。”
第四、不择交友——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平时交友不慎,如果结交一些市井无赖,轻薄少年,把贪杯恋盏说成是豪放义气,把打吓诈骗说成是聪明伶俐,把行凶惯讼说成是好汉英雄。如此相仿相学,习与性成,日久天长,自然学坏。“畏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人能读书守法,遵行真理之道,保守己心,对付罪恶,自必绝恶。
戒恶先戒心,因心是根本。若外表假仁假义,内中包藏险心,纵然欺人,却欺不得神。神是明察秋毫,知人肺腑,谁也不能在他面前隐瞒半点。所以,基督徒要注意保守己心,少动怒心,少起淫心,少发贪心。“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孟子语)
中国人有独特的善行观念,即传统文化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称之为八宝。行善得从八字起,作恶即为八字忘。
“孝”——指出人不能忘本。父母之恩,如天罔极。人若忤逆,不顾父母,为大不善。百善孝为先。
“悌”——兄弟同胞共乳,手足全要敬爱。人若兄弟相残,父母存,伤心自不待言;父母亡,也死不瞑目,是为不善。
“忠”——虽然布衣小民不敢言谈忠君爱国,但是安分守己,爱岗敬业,不犯法纪,也算小民尽忠,是为善也。
“信”——信为人立身之本。人若不信实,诸事难成。立信既立善。
“礼”——礼为人之貌,即礼貌也!同辈必谦,不可欺;应该谦让、谦和、谦虚、谦卑。遇长者敬,不可慢(在老年人面前要站立恭敬);父母坐上,子侍立;人若有礼,也即有貌;人若无礼,也就面目全非,是为不善。
“义”——义者,宜也! 为所当为,谓之义。慷慨解囊,临急解困,济贫救穷,广行方便,为义者,即为善。
“廉”——廉者,无求无欲,不夺不贪。古语:“物各有其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若心怀嫉妒他人之美物,羡慕她人之美色,都为不廉。十条诫命之七、八、九、十,是为戒。
“耻”——耻,乃人生第一要事。知耻,洁己励行,思学正人,所为光明正大。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可以无耻。哲学家朱子说:“无耻者,近于禽兽。”
泰戈尔说:“当我们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于伟大的时候。”“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基督徒除了要戒除以上的不善行为,还要积极行善,按神的心意行善。我们要预备行善[20],多结善果[21],广行善事[22],热心行善[23],竭力行善[24],善不丧志[25]。
何为善?谁定善?善的标准何在?内容又是什么?答案全在一节经文中:“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26]这里给我们讲了善的四大原则。
第一、善是行公义。一个行善的人,如果不是存着义心行善,而是存着自私的心去行善,在神看来就是不善。行善的人要以义心为原则,再去行善,那才是真正的善。什么叫义呢?义就是正直的为人。当“约瑟要暗暗休掉马利亚的时候”,《圣经》说“他是义人。”[27]照犹太律法规矩,未婚先孕的女孩要用石头打死。怎么办?他既是义人,就以君子的方式处理,不羞辱别人,不伤别人的心,也不用石头打她,而是想“暗暗地休她”,这伟大的人格是他义的记号。什么是善?就是行公义。
第二、善是好怜悯。我们为什么要怜悯人?要知道是我们先受神的怜悯,蒙爱成为神的儿女。我能蒙恩,不是我比别人有什么好,这是出于神的怜悯。既然神怜悯了我,我也要多怜悯别人。人如果有义心来审判一切,却没有爱心来改变一切,还是不够完善。要注意两者的结合对象的次序。“行公义”是对自己说的,要求自己在行事时,要行在公义的原则里;但是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不能用自己的义来逼别人和自己一样,要怜悯别人,这叫“好怜悯”。我们好多时候是反过来做事,对别人是“行公义”,对自己却是“好怜悯”。因此我们行不了善的真正原因也就在这里。耶稣基督凡事受过试探,却没有犯罪。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对罪人却显出足够的爱心、同情、体恤、忍耐、宽容、等候和盼望,并以圣洁的生命不断的感化、改变我们,这就是善。
第三、善是存心谦卑。当我们怜悯别人时,不要居高自傲,这是不善。一个真正怜悯人的人是谦卑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算不得什么,知道自己经常从神领受更多的怜悯。
有人谦卑是因为没有本钱骄傲,不得不谦卑;有人有资本骄傲,却仍然谦卑,这是真的谦卑。《诗篇》里说:“神坐在至高之处,却谦卑察看世人。”谦卑的人常常会感到自己不够谦卑,骄傲的人常常不感到自己正在骄傲存谦卑的心。”[28]。谦卑的人应该是一个追求真理,看到自己不足,看别人比自己强,看到自己的亏欠,看别人的优点,不居功自傲,肯俯就卑微的人。“何为善,……就是要
第四、善是与神同行。《旧约》里的与神同行,就是《新约》里的跟随基督。一个与神同行的人就是跟随基督脚踪的人。我们在行善的同时,要知道一件事,善不是我们得救的本钱,善是我们得救的见证。善不只是做好事,用钱?Q济穷人,修桥铺路;真正的善乃是先行公义,后好怜悯,再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使徒保罗说:“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29]又说:“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30]
“今世富足的人啊,不要自高,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又要……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31]
基督徒应该有符合《圣经》真理教导的善行观。这样,既与人有益,又能荣耀神。“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3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让我们一起努力行善吧!
--------------------------------------------------------------------------------
[1] 《马太福音》5:13-15节
[2] 《弥迦书》6:8节
[3] 《马太福音》19:16节
[4] 同上
[5] 同上
[6] 《马太福音》5:21节
[7] 《路加福音》6:26节
[8] 《马太福音》5:27节
[9] 《路加福音》6:26-27节
[10] 《马太福音》19:16节
[11] 《诗篇》135:3,136:1节
[12] 《耶利米书》33:11节
[13] 《以弗所所》2:10节
[14] 《希伯来书》10:24节
[15] 《罗马书》7:24-25节
[16] 《腓利门》6节
[17] 《马太福音》6:1-4节
[18] 《希伯来书》6:10节
[19] 《罗马书》7:24节
[20] 《提摩太后书》2:21,3:17节
[21] 《雅各书》3:17节
[22] 《使徒行传》9:36节
[23] 《加来太书》4:18节
[24] 《提摩太前书》5:10节
[25] 《加拉太书》6:9-10节
[26] 《弥迦书》6:8节
[27] 《马太福音》1:19节
[28] 《弥迦书》6:8节
[29]《帖撒罗尼迦后书》3:13节
[30] 《加拉太书》6:9-10节
[31] 《提摩太前书》6:17-19节
[32] 《马太福音》5:1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