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
(希伯来书十一章6节)
一、信心的本质——与神相交的根基 (希伯来书11:6;马可福音11:24) 二、信心的试金石——超越宗教表象 (雅各书2:26;哥林多后书5:7) 三、信心的实践——最智慧的人生策略 (彼得前书5:7;诗篇56:3-4) 小结:信心是蒙悦纳的生命馨香 (哥林多后书5:7;箴言3:5-6)
得神喜悦的钥匙唯在信心。圣经明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希伯来书11:6)。这信心绝非空洞的宗教仪式,而是对永活真神的全然委身——相信祂是《圣经》中启示的“自有永有者”(出埃及记3:14),确信祂的应许“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福音11:24)。正如亚伯拉罕离乡时不知前路仍举步,真信心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11:1),在未知中紧握神的手。
道德修为或宗教活动无法替代信心的本质。人可能慷慨奉献如财主,殷勤侍奉如法利赛人,但若“没有信心,就不能讨神的喜悦”(希伯来书11:6)。宗教行为若沦为掌控神的筹码,便如“鸣的锣、响的钹”(哥林多前书13:1)。真信心却是“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书2:26)的完全交托:不因资源匮乏而退缩,不为环境险恶而动摇,乃在黑暗中仍“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哥林多后书5:7)。
将生命主权交托神,是最高明的智慧。有人误将信心视为虚幻,殊不知“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得前书5:7)才是最实际的生活法则。当恐惧袭来时,效法大卫宣告:“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我倚靠神,必不惧怕”(诗篇56:3-4)。信心不是否定困境,而是在风暴中锚定于神的信实;不是消除疑惑,而是在挣扎中选择“不要怕,只要信”(马可福音5:36)。这信心的实践,使人生成为“在基督里生根建造”(歌罗西书2:7)的永恒工程。
信心的本质是“与神同行”的生命状态(创世记5:24)。当我们将“全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箴言3:5)作为人生圭臬,每个抉择都成为信心的祭坛。这信心不因环境改变而动摇,反在试炼中“生忍耐、老练、盼望”(罗马书5:3-4)。最终,那“凭信心不凭眼见”(哥林多后书5:7)的人生轨迹,将在永恒中散发出蒙神喜悦的馨香之气,印证“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罗马书1:17)的属天法则。
——————————————————————————
选摘自《每日经历神》
播音:宋晓锋
编辑:融媒体
初审:阿 愚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