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 神接连降下蛙灾、虱灾、蝇灾,法老虽暂时妥协却屡次背约。本章显明神的权柄不仅在于降灾,更在于分别祂的百姓与埃及人(如蝇灾不临到歌珊地)。神的忍耐与人的刚硬形成对比,提醒我们:祂的审判与保护始终并行,为要叫人认识祂是独一的真神。 经句: “我要将我的百姓和你的百姓分别出来。”(出埃及记8:23) 问题: 1.在困境中,有哪些方式能帮助自己更敏锐地经历神的保护与分别? 2.法老反复无常的妥协,如何启发我们以诚实的心回应神的呼召?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 耶稣教导主祷文的核心是“尊神为父、求祂国降临”,并强调祷告的恒切(如求饼的比喻)。祂指责法利赛人内外不一的虚伪,呼吁人先清洁内心,活出“里面满了光”的生命。本章挑战我们:信仰的本质不在于外表的敬虔仪式,而在于与神真实的关系与生命的更新。 经句: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吗?”(路加福音11:13) 问题: 1.主祷文中“愿祢的国降临”如何帮助调整个人祷告的焦点? 2.面对生活中的“假冒为善”倾向,有哪些具体行动能促进内在与外在的一致?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 比勒达以“人在神面前怎能称义?”(25:4)否定约伯的申诉,约伯则回应:“神将大地悬在虚空”(26:7),赞叹神创造的伟大与奥秘。这两章展现信仰的两种视角:一面承认人的渺小与不完全,一面仰望神超越的智慧。即便在苦难中,对神创造的敬畏仍是信心的锚点。 经句: “祂将大地悬在虚空,将水包裹在密云中。”(约伯记26:7-8) 问题: 1.从自然界的奇妙(如星辰运转、四季更替)中,如何更深体会神的主权与智慧? 2.当面对他人对信仰的质疑时,如何以约伯的敬畏之心代替争辩?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 保罗论及圣灵恩赐的多样性,强调“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12:4)。他以身体为喻,说明肢体虽不同却不可分割,软弱的更当看重。本章呼召信徒:在多元恩赐中追求合一,不以自己的恩赐自夸,也不轻视他人的微小贡献。 经句: “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哥林多前书12:21) 问题: 1.在教会或家庭中,如何以“身体合一”的眼光欣赏不同性格与恩赐的成员? 2.面对“看似不重要”的服侍岗位(如后勤、关怀),如何培养甘心委身的态度?
读经说明
本年度采用“麦琴全年读经计划”,该计划是由19世纪的苏格兰牧师罗伯特·默里·麦琴(Robert Murray M’Cheyne)所制定的。该计划的特点如下:
读经内容与频率
■ 一年读完一遍旧约:旧约从创世纪到历代志下共有403章,每天读一章,遇到篇章短的要读两章,在365天内读完
■ 一年读完两遍新约:新约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再加诗篇共有410章,也在一年内读完。此外,从使徒行传到启示录,再加诗篇和四福音共410章,也在一年内读完
■ 一年读完两遍诗篇:诗篇作为旧约的一部分,会在两次新约的阅读中被重复阅读,将诗篇纳入新约阅读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诗篇在新约中的重要地位和引用频率,以及它对理解新约内容的辅助作用。通过这种安排,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体会诗篇与新约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新约作者引用诗篇的用意,从而更全面地领悟圣经的整体信息。
播音:徐业盛
编辑:融媒体
初审:阿 颖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