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12章22-51节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 以色列人按照神的吩咐,用牛膝草蘸羔羊的血涂在门框上,吃无酵饼并预备离开埃及。当夜,埃及所有长子被击杀,法老终于允许以色列人离开。逾越节的条例被确立为世世代代的定例,纪念神的拯救大能。本章显明神的信实——祂的应许绝不落空,而百姓的顺服成为蒙恩的管道。 经句: “这夜是耶和华的夜,因耶和华领他们出了埃及地,所以当向耶和华谨守。”(出埃及记12:42) 问题: 1.如何在家庭中建立纪念神恩典的传统(如节期、感恩分享)? 2.以色列人匆忙离开却带着埃及财物,如何理解神在苦难中隐藏的供应?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 耶稣以失羊、失钱、浪子的比喻揭示神对迷失者的心肠:祂主动寻找,并为悔改者欢喜。浪子的父亲不计前嫌的拥抱,颠覆了世俗的公平观念,显明神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本章呼召信徒:以同理心对待“迷失者”,而非论断或排斥,活出天父的慈悲。 经句: “我们理当欢喜快乐,因为你这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路加福音15:32) 问题: 1.面对“浪子”般的亲友,如何以行动传递接纳与盼望? 2.在教会群体中,如何避免像长子一样陷入“功劳主义”的嫉妒?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
约伯哀叹自己从受人尊敬到被藐视的境遇:“现今这些人以我为歌曲,以我为笑谈。”(30:9)他的痛苦不仅来自身体的疾病,更源于尊严的剥夺与孤独。本章展现苦难的多重维度,提醒我们:真正的安慰不仅是解决困境,更是陪伴受苦者走过幽暗。
经句:
“我的琴音变为悲音,我的箫声变为哭声。”(约伯记30:31)
问题:
1.当他人陷入尊严受损的困境(如失业、疾病),如何给予有尊严的帮助?
2.约伯的哀歌如何帮助我们在祷告中更真实地表达情感?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 保罗以劝勉结束书信:鼓励定期奉献支持圣徒,提醒警醒、坚固信心,并问候众同工。本章展现教会的普世性与联结性——从耶路撒冷到哥林多,信徒在爱中彼此扶持。信仰的实践不仅在于聚会,更在于日常的慷慨与忠诚。 经句: “凡你们所做的,都要凭爱心而做。”(哥林多前书16:14) 问题: 1.在财务奉献上,如何平衡“照收入定夺”与甘心乐意的态度? 2.保罗对同工的提名问候,如何激励我们在教会中建立具体而真诚的关系?
生命造就的实践:
——以逾越节的“血为记号”反思基督救恩的实在性;
——效法浪子比喻中的父亲,在家庭冲突中选择主动和解;
——学习约伯在苦难中诚实表达情感,拒绝压抑或伪装;
——效仿保罗的爱心劝勉,在教会中实践切实的关怀行动。
日常生活的启示:
——在传统节期中融入信仰意义(如逾越节预表救恩);
——以“失钱”比喻的细致寻找,提醒自己在琐事中持守耐心;
——面对社会边缘群体时,效法神“主动寻找”的心肠;
——将“凭爱心而做”应用于职场决策与人际互动。
读经说明
本年度采用“麦琴全年读经计划”,该计划是由19世纪的苏格兰牧师罗伯特·默里·麦琴(Robert Murray M’Cheyne)所制定的。该计划的特点如下:
读经内容与频率
■ 一年读完一遍旧约:旧约从创世纪到历代志下共有403章,每天读一章,遇到篇章短的要读两章,在365天内读完
■ 一年读完两遍新约:新约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再加诗篇共有410章,也在一年内读完。此外,从使徒行传到启示录,再加诗篇和四福音共410章,也在一年内读完
■ 一年读完两遍诗篇:诗篇作为旧约的一部分,会在两次新约的阅读中被重复阅读,将诗篇纳入新约阅读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诗篇在新约中的重要地位和引用频率,以及它对理解新约内容的辅助作用。通过这种安排,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体会诗篇与新约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新约作者引用诗篇的用意,从而更全面地领悟圣经的整体信息。
播音:沈可浮
编辑:融媒体
初审:阿 颖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