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日大斋期灵修默想
40 Days Lenten Devotional
耶稣基督的受难和复活是基督教福音的中心,因此受难节和复活节是教会年历中两个最重要的节期。正如生活中的重大庆典需要人们提前预备,大斋期就是一个预备的节期,教会通过具体的灵性操练,如施舍、祷告(或崇拜)和禁食,来增强信徒的属灵醒觉,预备己心在喜乐和期盼中等候复活的基督。守斋的目的并不在于严格的苦行生活本身,而是为了净化心灵,其目的在于拥有仁慈、忍耐和仁爱,探索和加深以我们与基督联合为中心的洗礼式的灵性操练,而不单是对基督受难和复活作延展性的默想。
大斋期聆听
金句:
“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约12:6)
默想:
耶稣在伯大尼西门家里坐席的故事中,最引人关注且被人称道的,是马利亚拿真哪哒香膏膏主。同时,引起读者注意的,是假仁假义的犹大。圣经作者将犹大的事迹放在其中,给予历世历代基督徒有借鉴作用,特别是历代都会有一些人去充当犹大的角色。
犹大在耶稣的12位门徒中,其角色很重要,因为主将管理钱囊的事情交给他。也就为此,他对于钱财,是非常看重的,感觉有“三句不离本行”的状态。因此,当马利亚将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拿来抹耶稣的脚时,他就觉得没有必要。他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这位非常有经济头脑的门徒,一下子就看出香膏的价格,直接报出它值“三十两银子”。而且,从表面上看,他的表达是很合理的,确实三十两银子本身超过一个犹太男子半年的收入,一下子都倒在耶稣脚上,确实有些浪费。
但约翰将犹大的底给揭了出来,他写着:“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这一下子把这位满有经济头脑,满口仁慈爱心,满具大局意识的犹大的底给揭了,将读者从他虚情假意的嘴脸转到极其恶臭的本质上。这实在与当时房子里的气味产生极大的反差。房间里,因马利亚的香膏,都充满了香气,而约翰的揭露,掏起了犹大的恶臭。这种反差给予我们一种预告,即这位满口仁慈与爱心的犹大很快就将暴露其丑恶的本相,将主出卖。犹大表面上全心为主,却是以我为主;他富有经济头脑,却是公饱私囊;他表面是满口仁慈,却是满心诡诈;他虽然有主同在,却是心中无主;他表面爱惜钱财,实际却是卖主敛财。
不过,主却没有一下子揭露犹大,给予他悔改的机会。主很温和地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主的话一方面揭示了马利亚膏主的属灵意义,另一方面指出他们与主在一起的时日不多。正是暗示了他很快将要离开他们。
祈祷:
主啊,在记念你受难的日子里,我们想到犹大的行为,也反思自己的生命。求你除去我们伪善的面具,警醒自己,不成为批评“马利亚”的犹大,不成为“挂念穷人”的贼。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选摘自《他名叫耶稣》
播音:吕东梅
编辑:融媒体
初审:庄期凯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