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日大斋期灵修默想
40 Days Lenten Devotional
耶稣基督的受难和复活是基督教福音的中心,因此受难节和复活节是教会年历中两个最重要的节期。正如生活中的重大庆典需要人们提前预备,大斋期就是一个预备的节期,教会通过具体的灵性操练,如施舍、祷告(或崇拜)和禁食,来增强信徒的属灵醒觉,预备己心在喜乐和期盼中等候复活的基督。守斋的目的并不在于严格的苦行生活本身,而是为了净化心灵,其目的在于拥有仁慈、忍耐和仁爱,探索和加深以我们与基督联合为中心的洗礼式的灵性操练,而不单是对基督受难和复活作延展性的默想。
大斋期聆听
金句: “大祭司起来站在中间,问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耶稣却不言语,一句也不回答。”(可14:60-61) 默想: 古语有云:“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就耶稣而言,沉默是金,言语亦是金,因为他的沉默与言语都恰如其分。 记录中,从客西马尼园被捕到十字架,耶稣一共说了26句话:被捕时9句;公会前5句;彼拉多面前4句;往各各他路上1句;十字架上7句。按内容可分为:1、承认自己是神的儿子,是基督;2、承认自己是犹太人所盼望的王。 我们为耶稣的言论而感恩。在关键时刻——一个试验他以往的言行是否真实的时刻,他若是沉默不言,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在场的人中,有一直跟随他的门徒:彼得、约翰;有一直信靠、爱戴他的妇女;有得他医治视他为基督——犹太人的救赎主——的康复者;又有因听他讲道而被感动悔改的百姓;也有一直反对、处处刁难他的文士、法利赛人;有信仰模棱两可、风吹两边倒的众人。他若是不言,则会导致信者疑惑、甚至丧失信心;令不信者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况且,他的沉默不能使他得着释放。在危难的时刻,他不是想着自己的安危,而是勇敢地宣认,表明自己的身份,使凡追随他的人可以坚定确信,令不信者自惭形秽。 四福音又记载了他的四次沉默:1、在该亚法面前(可14:61);2、在彼拉多面前(太27:12,14);3、在希律面前(路23:9);4、重回彼拉多面前(约19:9)。犹太人控告耶稣有四项罪名:1、耶稣犯了亵渎神的罪;2、鼓动百姓不向罗马政府纳税;3、自称为犹太人的王;4、诱惑国民,在全国引起骚乱。就是十字架上的强盗也知道,耶稣只是行善,连一件不好的事也没有做过。无怪,彼拉多也屡次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面对诬告,耶稣没有为自己申辩,只是安静、沉默,有三个原因:他申辩也无济于事,因为犹太人不是为了公正而审判;时候已到;因着我们的罪。他不愿拖延时间,愿拯救的恩典早日临到人的身上。他是无罪的,沉默地担当世人的罪,就是他所要拯救的人将他置于死地,钉他十字架。 祈祷: 感谢主,面对十字架,你为建立我们的信心而发声,你为拯救罪人而沉默。求主赐恩,使教会为主发声,见证基督、荣耀基督。奉主耶稣的名,阿们!
选摘:他名叫耶稣 播音:思澄之声 编辑:融媒体编辑组 初审:庄期凯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