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思澄之声 > 静听轻说> 文章

静听轻说丨04.11 《抉择》

发表于:2025-04-09 16:08    浏览量:299


.

经文



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马太福音十九章22节

回应的本质:从知识到生命的跨越


生命的核心,是对神启示的真实回应。当神藉着话语、环境或良知向人显明心意时,如何抉择便成为信心的试金石。正如《马太福音》19:16-22  中那位年轻的少年官,尽管 "遵守诫命"(马太福音 19:20),却在耶稣呼召他 "来跟从我" 时,因贪恋财富而 "忧忧愁愁地走了"(马太福音  19:22)。他的失败不在于道德缺陷,而在于将对神的认知停留在知识层面 ——  知道诫命却未让真理渗透生命,熟悉教训却未亲身经历神的主权。使徒雅各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雅各书  2:26),真正的信心必然导向生命的调整,正如树木以果实证明根系的健康。

顺服的关键:从听见到立即行动

神的重用总是临到那些 "听见就遵行"  的人。彼得、雅各、约翰之所以成为改变世界的使徒,并非因天赋异禀,而在于他们对耶稣呼召的即时回应 ——  放下渔网、撇下一切,毫无保留地跟随(马太福音 4:20)。这种顺服的本质,是承认 "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  55:8),愿意以神的旨意为生活准则。每当我们读经、祷告时,首要态度不是获取知识,而是预备心灵:"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以赛亚书  6:8)。少年官的背影与门徒的脚步形成永恒对照:前者困于自我,后者投身使命;前者停留在 "知道",后者活出让  "生命成为见证"。今日我们面对同样的呼召 —— 是否愿意像门徒那样,让每一次对神旨意的领受,都成为调整生命轨迹的契机?








——————————————————————————

选摘自《每日经历神》


播音:沈可浮

编辑:融媒体

初审:庄期凯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