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弗4:4—5)。
在《新编》收集的新创作诗歌中,这是各地信徒普遍唱颂的一首。这首诗产生的过程是这样的:沐恩堂是处于上海闹市的一所大礼拜堂,拨乱反正以后,1979年在该市首先恢复礼拜。1981年该堂筹备召开本区(黄浦区)基督教代表大会,有信徒提出在举行开幕礼拜时,最好有一首赞美诗,可以唱出当今中国基督徒热爱教会的感情。在沐恩堂工作了半辈子的史奇珪牧师(简历参阅第9首)亲身经历这个堂的巨大变化,也深有同感,觉得义不容辞,经过祷告与思考,便写下了这首诗。
当时只有一节,即现在的第一节。谱曲以后,先教唱诗班内几位学唱,在开幕礼拜时献唱。唱诗班人员孙定武弟兄那天献唱完毕以后,被这首诗抓住了,在回家的路上反复哼唱。他回想起十年动乱期间,每晚临睡前祷告中第一个祈求,就是求神复兴中国的教会;1979年9月2日沐恩堂复堂礼拜,听到牧师领祷时,如何禁不住流出眼泪的情景,更感到这首诗确是谱出了中国教会新的一页。他觉得这首诗的曲调十分有力,动听,并且容易学习。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太短了一些,言犹未尽,如能添上几节,肯定会成为一般信徒都爱唱的一首赞美诗。几天以后他告诉史牧师他有感动再写几节歌词,这本是史牧师想做而没有来得及做的,当然竭力鼓励。这样,这首诗便丰富起来了。
当《新编》编辑工作开始以后,同工们发现了这首诗,便要求他们二人重新综合整理而定稿。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教会的时代特点。譬如:
一、我国教会得到神的特别带领与恩待。我国教会人数不多,几经沧桑,在解放前不能独立自主,十年动乱又受到冲击与逼迫,但我国教会却能复兴而兴旺,这完全是出于神的带领、眷顾、赐福、恩待。这首诗的首句就表达了这个基本含义。
二、教会以耶稣为元首。这首诗副歌的首句原为“我爱中华三自教会”,后改为“我爱中国基督教会”;因教会属于神,必须靠主来治理。“自治、自养、自传”是神带领中国教会所遵循的方向与原则,目的乃为“焕发主光辉”。三自的“自”是对教会过去受外国控制的局面而言,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是向神闹“独立”.
三、不强调教派,走联合的道路。诗中所提的“一主、一信、一洗’,“同心合意”,“彼此相爱”,都是圣经教训,也是中国教会这些年来在圣灵带领下所努力推进的目标。我们一定要竭力保守合而为一的心。
四、教会是“金灯台”。信徒需有了荣神益人”的见证。在我们的讲台上经常提到的信徒要“作光作盐”,教会要“得众民的喜爱”,在这首诗中都体现出来。
五、教会要“传扬基督、高擎十架”,相信“主永远与我们同在”。
这个结尾落实于我们对教会的前途充满信心与盼望。有人对这首诗的题目曾经提出一个问题:普世的教会都是基督的身体,信徒都该爱,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我爱中国基督教会”?
对此,词作者孙定武有一段很好的体会。他说:“神把我们安排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生活,每个人对周围的事物,如自己的祖国、家乡、家庭、亲属、朋友、同事,总有一个特定的感情,我们在某一个教会里敬拜神,对这个教会和其中的肢体总感到特别亲密。中国基督徒爱中国教会是很自然的感情流露。当然,首先是出于对主的感情,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外国的教会不爱、不交通、不来往。但是,如果我们对于看得见的、处身于其中的中国教会不爱,怎么能说我们是爱众教会呢?”
这首诗的曲调采用4/4进行曲式,唱时使人产生振奋、前进的情绪,形象地表示中国教会在迈进。同时,它仍具有传统赞美诗的格律。特别是副歌“我爱中国基督教会”,这句“爱”字停在最高的“ⅰ”音上面,且延长时值,很能唱出发自内心的真情。
由于这首诗在词与曲方面有上述特点,特别适用于隆重的礼拜场合。当我国基督教举行全国会议,在各省市自治区举行基督教代表会议,或三自爱国运动周年纪念日活动时,大家往往选唱它。“我爱中国基督教会”的歌声如大水的声音,感人至深。我们应该为两位作者合作写出这首圣诗感谢上主。
注:本文摘自《赞美诗(新编)史话》 王神荫编著
播音:沈可浮
编辑:庄期凯
初审:宋晓锋
复审:庄期凯
终审:蒋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