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他们就要说预言”(徒2:18).
《倾降圣灵歌》的背景与创作 《倾降圣灵歌》非常适合在按立教牧人员的礼拜中使用。这首诗的原作者是詹姆斯·蒙哥马利(J.
Montgomery,1771—1854)。蒙哥马利的父亲是苏格兰摩拉维亚弟兄会的牧师,曾被派往西印度群岛担任传教士。蒙哥马利少年时不幸父母相继去世,家境困难使他失去了就学的机会。后来,他被送到摩拉维亚的一所中学学习,但由于他每天只顾写诗,学校以不务正业为由将他开除,当时他才12岁。之后,他被送往面包房当学徒,但他并不安心此工作,最终逃跑了。他渴望成为一名牧师和文学家,曾将诗稿送到伦敦寻求出版,但无人问津。1794年,英国工业城谢菲尔德的《记事报》经理兼主编盖尔斯看中了他的文学才华,留他作为助手。该报鲜明地反对贩卖黑人,拒绝刊登政府公开出售彩票的广告,因此受到攻击,主编盖尔斯逃亡国外,蒙哥马利继任。他将报纸易名为《谢菲尔德虹神》,勇敢直言,如实报道法国革命情况,比前任更为刚强,被官方视为眼中钉。他多次被判罚款,两次被捕入狱。在他经营下,该报坚持正义立场三十一年,被认为是社会改革的旗手,群众的喉舌,为革命制造舆论。他也支持圣经会和国外布道工作,英勇果断,堪为后人效法的榜样。他死后,谢菲尔德市民在市中心树碑立像以志纪念 蒙哥马利的文学与圣诗贡献 尽管蒙哥马利出版了十几卷诗集和三卷赞美诗集,共约四百首,但因他的政治观点进步,这些作品未被列入文坛。在教会方面,他的信仰笃诚,自1814年起与卫斯理运动结成莫逆之交,在谢菲尔德市的卫理公会教堂礼拜。该城还有一座礼拜堂,后被称为蒙哥马利堂,以表达对他的景仰。他不仅写诗,还研究圣诗,著有《圣诗概论》(1825年出版)和《圣诗渊源》,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对圣诗学作出贡献的书。他所写的圣诗现在被广泛传唱的还有好几首,有人认为其数量仅次于瓦茨和卫斯理。据考证,《新编》第317首《谦卑随主歌》也是他写的词。1854年,他在睡眠中平安离世 曲调与音乐家奥克利 《倾降圣灵歌》的曲调名为《傍晚》(ABENDS),由奥克利(H.
S.
Oakeley,1830—1903)创作。原曲是为《新编》第156首基布尔的《我灵之光》所配的曲谱。基布尔的原诗本来另有一首乐曲,名为《HURSLEY》(地名,基布尔在该牧区任区牧四十三年),但奥克利不喜欢该曲,因为它与莫扎特所写的歌剧《费加罗婚礼》中的《饮酒歌》非常相似。于是,奥克利另写了这首《傍晚》(ABENDS),以配基布尔的《我灵之光歌》。后来,这首乐曲又被选来配上《倾降圣灵歌》。奥克利是英国人,曾在牛津、德国德累斯顿和莱比锡受过教育。他是一位很有天才的管风琴师,善于即兴作曲并演奏。自1865年起,他一直在爱丁堡大学任教,1876年被封为骑士,1881年成为维多利亚皇后的作曲师。他的声誉很高,有9个学术机构赠予他博士学位。他写过不少以钢琴伴奏或以乐队伴奏的声乐曲,但赞美诗曲调并不多,《傍晚》是他所谱的赞美诗曲谱中最负盛名的一首
——————————————————————
注:选编自《赞美诗(新编)史话》 王神荫编著
播音:吕 祥
编辑:融媒体
初审:张亚君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