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
的心”
——诗90:12
《一年又过歌》:时光流转中的感恩与省思
《一年又过歌》是较早的国人创作圣诗之一,由陈任庵创作于1918年左右。陈任庵生于1880年,1903年受洗,是挪威信义会最初受洗的四位信徒之一。他曾在湖南益阳桃花仑信义会中学任教,辛亥革命后在临时政府禁烟总局任职,后被委派为县长,但他辞官不就,选择回到信义会中学继续教书,并在业余时间协助编译圣诗,创作了若干圣诗,其中六首被选入信义会《颂主圣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1918年,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有着深刻的感触。陈任庵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和对新一年的期望,同时提醒信徒珍惜时间,活在当下。
这首诗在选入不同圣诗集时,经过了一些修改。例如,选入信义会《颂主圣诗》时,第四节的后两句被改为“命数俱由我主旨意,我生或者无多”,第五节则改为“又是一年过去,更求使我日新;此后惟有和主同居,诚心为主选民”。这些修改使诗歌更加符合教会的神学思想和信徒的灵性需求。
诗歌的传播与影响
《一年又过歌》的曲谱是梅森所写,名叫《博伊斯顿(BOYLSTON)》,初次出版于1830年的《唱诗班与会众唱诗集》中。博伊斯顿是地名,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是梅森的出生地。这首诗的曲调优美,易于传唱,因此被广泛喜爱,并被选入多个诗集。
这首诗不仅在教会中传唱,也在信徒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提醒人们在时光流转中保持感恩和敬畏之心,激励信徒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坚定地跟随主,追求灵性的成长和生命的更新。
——————————————————————
注:选编自《赞美诗(新编)史话》 王神荫编著
播音:侯 颖
编辑:融媒体
初审:庄期凯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