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文 |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诗篇廿三篇1~2节)
分 享 —— 牧养:生命安息的信任之旅
一、牧者的全备供应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诗篇23:1)。这宣告基于:
全知照料:牧人深知羊群何时需青草、何时需静卧(诗篇23:2),如母亲了解婴孩的饥饿时刻
战略储备:掌握最佳草场与活水泉源,像农夫熟识自家田产(创世记29:2-3)
牺牲本性:"好牧人为羊舍命"(约翰福音10:11),其供应动机是爱非义务
二、羊群的信任危机
焦点错位:
关注"牧人给的礼物"胜过"牧人本身"(哈巴谷书3:17-18)
像孩子紧抓包装纸却丢弃礼物
虚假对比:
比较"属天吗哪"与"埃及肉锅"(出埃及记16:3)
用世界标准衡量神圣供应(罗马书12:2)
怀疑滋生:
"神会扣留好处吗?"——实则是人对恩典的误读(雅各书1:17)
"为何需要未满足?"——常因拒绝接受牧人安排(民数记11:4-6)
认知归正:
承认"缺乏感"源于信心而非现实(腓立比书4:19)
明白牧人有时扣留毒草,赐下良药(以赛亚书55:8-9)
情感更新:
重拾"被牧养的喜乐"——如羊羔在暴雨中躲入草棚
为已有供应感恩(帖撒罗尼迦前书5:18)
意志降服:
停止用蹄刨沙自寻水源(耶利米书2:13)
学习"躺卧青草地"的安息(诗篇23:2)
小 结 —— 跟随者的幸福方程式
供应原则:不是仓库屯粮,而是按需供应(出埃及记16:4)
安全逻辑:不在无天险处夜宿,总引导至可安歇水边
成长智慧:不总停留舒适草场,适时穿越死荫幽谷(诗篇23:4)
当诗人说"我必不致缺乏",不是指仓库装满,而是指牧人在恰当时间赐下恰需恩典。就像智能手机无需储存全部电力,只要随时能连接充电器。真正的信任是停止数算草料斤两,转而注视牧人容颜——因为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的,岂不将万物白白赐给我们?(罗马书8:32)此刻就调整你生命的GPS,从"我要更多"转为"祢已足够"。
——————————————————————————
选摘自《每日经历神》
播音:吴妙惟
编辑:融媒体
初审:阿 愚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