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马太福音六章14~15节
以祂的量器衡量我们的回应
马太福音 6:14-15 以震撼的宣告揭示了神对饶恕的绝对要求:「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这节经文将人类的饶恕与神的赦免直接关联,构成属灵生命的天平。神的饶恕不是根据我们的功德或对方的配得,而是基于祂自己的属性与应许。正如以弗所书 2:4-5 所言:「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我们原是「可怒之子」,却蒙恩成为「神的选民」(弗 2:3,11-13),这恩典的量器正是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仇敌代求的样式:「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 23:34)。
从救赎史的角度看,饶恕是神永恒计划的核心。旧约中,神通过逾越节羔羊预表基督的牺牲(出 12:13);新约里,保罗强调「你们怎样饶恕人,也必怎样被饶恕」(路 6:37)。饶恕不是情感的释放,而是意志的选择,正如神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主动赦免了我们(罗 5:8)。使徒约翰进一步指出:「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约壹 1:9),但这赦免的前提是我们「彼此相爱,像基督爱我们一样」(弗 5:2)。当我们拒绝饶恕他人时,实际上是在质疑神的赦免是否足够,这与哥林多前书 13:5「爱是不计算人的恶」的教导背道而驰。
小结:以基督的量器校准饶恕的天平
神的饶恕是绝对的,祂的量器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宝血。我们蒙召以同样的标准回应他人:「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 4:32)。这不是律法主义的交换,而是生命更新的必然结果。当我们像彼得三次否认主后仍被恢复那样(约 21:15-17),就会明白:「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 1:8)。因此,每日的祷告应如主祷文所求:「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 6:12)。让我们以基督的饶恕为镜,在衡量他人时先查验自己的量器,因为「审判是由神而来,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 2:6)。
——————————————————————————
选摘自《每日经历神》
播音:江 虹
编辑:融媒体
初审:庄期凯
复审:蒋 翔
终审:黄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