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诗歌音乐> 文章

赞美史话 | 09.23_第24首_慈悲稳定歌

发表于:2024-09-18 15:58    浏览量:727



    


.

Letuswith a gladsome mind

   经文:“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136:1)。


假若米尔顿在晚期完成的三大诗作:《失乐园》(1667)、《复乐园》和《长斗士参孙》(1671)是他事业的顶点。那么,这首《慈悲稳定歌》可以说是他事业的起点.


米尔顿(J.Milton,1608—1674)是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政论家,是欧洲17世纪进步文化的基石。他从小就好学,从12岁起经常深夜写作,绝少在半夜以前就寝,因此他的视力早弱,40多岁就失明了。但15岁进圣保罗学校,勤奋地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又学希伯来文,并开始翻译《旧约.诗篇》。这首《慈悲稳定歌》就是他15岁时的作品。


《慈悲稳定歌》是米尔顿根据诗篇第136篇所写的韵文诗。原诗共24节,《新编》根据《普天颂赞》(旧版)第408首采用了其中4节。第一节重复诗篇第136篇的叠句“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第二节和第四节称谢万主之主(诗中称为“万灵大主尊”,表达作者在黑暗统治的时刻,想望着“新天新地满光明”;第三节反映诗篇第136篇8至9节:“他造日头管白昼……他造月亮星宿管黑夜”。所用的曲调是欧洲传统唱诵韵文诗篇的传统旋律。


米尔顿在宗教生活和神学思想上是严格的清教徒②。他的诗表达了清教徒对道德的要求,劳动的爱好,家庭的和谐和各方面的理想;在政治上他反对帝王专制,拥护共和制度。在克伦威尔执政时期,他担任政府的外文翻译。他的诗文流露出宗教的热诚和饱满的革命热情。他所处的时代,赞美诗正在开始产生,所以他写的赞美诗并不多。


曲调名叫《孟克兰德(MONK LAND)》,也是教会中早有的曲调。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收集此曲作为赞美诗的风琴师威尔克斯(J.B.Wilkes,1785—1869)曾在孟克兰德教会工作时,发现了此曲调,后就一直称之为《孟克兰德》。原调无作者姓名,经英格兰布利斯托的布兰福小姐在伦敦的摩拉维亚教会的档案中发现为安提斯(J.Antes,1740—1811)的作品③。

 

注 朱维之译《米尔顿:失乐园》。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清教徒:16世纪起源自英国。要求“清洗”国教内保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琐仪文,反对王公贵族的骄奢淫佚而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因而得名。近世英美等国的清教徒主要是以不吸烟、不喝酒、不看戏、不跳舞为他们的生活准则。

    ③参林列:《圣诗合参》第230首介绍。



注:本文摘自《赞美诗(新编)史话》 王神荫编著


播音:宋晓锋

编辑:庄期凯

初审:宋晓锋

复审:庄期凯

终审:蒋   翔